2024年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炎热的一年,随着北半球步入夏季,世界各地都将遭受由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高温困扰。极端天气不仅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困扰,也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加剧了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并持续推高通胀压力。
全球前4个月气温已是175年来最高。若形势持续恶化,2024年很可能取代2023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此外,由于可能出现创纪录的热带气旋活动,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干旱和山火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
机构投资者已经敏锐地关注到了极端天气的潜在影响,年初迄今,景顺旗下的DBA(Invesco DB Agriculture Fund)年初以来上涨超过23%,不仅超过标普500约11%的涨幅,甚至超过标普科技板块15%的涨幅,也超过黄金年初以来约13%的涨幅。
极端天气影响下,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市场都面临着巨大波动的可能性,市场已经在为不确定性定价:
天然气:供需趋紧,价格最高可能飙升60%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需求可能由于制冷需求攀升而大幅增长。Tradition Energy预计,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飙升至每百万英热单位4美元。
花旗4月也预测称,酷热、飓风以及干旱加剧导致拉丁美洲水力发电减少等“完美风暴”可能会使天然气价格飙升,比目前的水平高出约50%至60%。
石油:生产可能受多种极端天气扰乱
酷热会扰乱炼油厂的运营,给工艺装置带来压力,影响保持稳定内部温度的能力。如果电网超载,炼油厂断电,炼油厂就会彻底关闭。炎热的天气还可能导致蒸汽积聚,从而破坏原油管道。
频发的飓风天气也可能扰乱炼油厂的生产。Hartree Partners高级顾问、前花旗商品研究部主管Edward Morse对媒体表示:
今年夏天,对整个(石油)世界来说,最大的风险不是俄乌、巴以冲突,而是是墨西哥湾的飓风季节。
大规模火灾的风险也在酝酿之中。
去年,加拿大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山火季节导致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商停产,对产能的负面影响多达30万桶。2023 年,大火基本上没有波及加拿大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但今年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根据北美干旱监测机构的数据,截至4月底,美国63%的地区处于异常干旱或干旱状态。
投资机构对美国汽油期货和期权的净看涨押注此前已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高季节性水平,目前有所回落。
电力:高温之下电网承压
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发电厂被迫关闭、建筑工程停工等情况频现,也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阻碍经济复苏步伐。
去年8月,在炙热的高温下,美国德克萨斯州电价攀升了800%以上。
农产品
以小麦为例,俄罗斯等主要出口国遭遇持续干旱,分析机构不得不大幅下调其产量预估。
美国堪萨斯州小麦主产区同样饱受极端干旱的困扰。目前,距离麦田收割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天气更加干燥或酷热难耐,产量将比预测的有所下降。
高温也可能导致热带农产品如咖啡和可可遭受重创。花旗认为,如果巴西和越南普遍出现恶劣天气和生产问题,星巴克等公司青睐的高端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跳涨约30%,达到每磅2.60美元。
供应链
极端天气还可能扰乱全球航运。重要水运通道如苏伊士运河和莱茵河水位将因干旱而降低,阻碍货物流通。加之可能出现的飓风袭击影响,给全球贸易和物流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
以欧洲最重要的商业水道莱茵河为例,莱茵河是欧洲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从荷兰鹿特丹巨港向内陆输送从柴油到煤炭等各种物资,但近年来水位连续创下历史新低。
2023年6月,莱茵河关键航点考布(Kaub)水位处于3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当时,从荷兰鹿特丹运往欧洲内陆的驳船载重量从约2000吨降至1200吨左右。
极端气候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行 加剧通胀
总体来看,极端天气可能会推动从航运运价到天然气、石油、电力、农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阻碍通胀下行,迫使美联储将利率政策保持“更高更长”。
前文已经提到,高温下空调使用需求激增,叠加火灾扰乱电网等风险,部分地区电价可能会翻倍上涨。小麦、咖啡等作物也可能因干旱减产,推高消费终端的食品价格。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也会同步制冷需求上涨而上涨。
此外,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极端高温将限制建筑工人的生产率并抑制资本投资,从而扼杀美国经济。该论文指出,如果不采取大规模措施减少碳排放,到2200年,未来酷热天气的增加将使资本存量或累计投资价值减少5.4%,年消费减少1.8%。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冲击,已成为全球能源、农业和贸易领域的当务之急。政府和企业需确保供应链应对极端天气的复原能力,避免断供给经济运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