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这把火,最终还是烧到了比特币赛道。
本周一,美国比特币矿商Core Scientific宣布与英伟达“亲儿子”、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达成一项为期12年的协议,为CoreWeave的GPU提供高达200兆瓦的电力托管服务。
Core Scientific预计,该交易将在合同期内为公司带来35亿美元的收入。另外,CoreWeave提出以每股5.75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比特币托管交易。
消息公布后,比特币矿商股大涨,Core Scientific美股自官宣合作后暴涨近30%。根据摩根大通Reginald L. Smith分析师团队统计的数据,14家美国上市比特币矿商的总市值在消息公布后的一天之内增加了16亿美元,涨幅高达9%。
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投资者开始猜测其他矿业运营商是否也会成为科技巨头竞相追逐的对象。
摩根大通分析认为,该托管协议为比特币矿商指明了一条全新的转型之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矿商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挖矿业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电力和计算资源,灵活地转型为高性能计算(HPC)以及AI计算的托管中心,从而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而科技巨头通过与这些矿企合作或者直接进行收购操作,可以获得宝贵的电力资源,从而扩大自身的算力,推动AI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AI食电兽,要靠矿商喂饱?
在美国,目前每年的发电量约为1300吉瓦,并且还有500吉瓦的新发电能力正在开发中。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数据中心的用电量预计将大幅增加。
据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估计,到2024年,美国数据中心将消耗21吉瓦的电力,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5吉瓦,届时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9%。
而根据电力研究所估计,在数据中心的用电量中,AI应用已经占据了10%到20%的份额,未来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相比传统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应用,AI模型对计算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要高得多。以ChatGPT为例,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是传统搜索引擎的10倍。
在当前AI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比特币矿商手中的电力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据悉,比特币矿商与电力供应商签订了长期购电合同,为其挖矿业务提供了稳定、低成本的电力保障。
据摩根大通估计,仅美国上市的比特币矿商就拥有超过5吉瓦的电力,并通过与未开发土地相关的购电协议获得了另外2.5吉瓦的电力。作为对比,剑桥估计,全球整个比特币网络大约需要17吉瓦的电力。
同时,受比特币区块奖励减半影响,部分矿业运营商的收入大幅下降,正面临财务困境。在此背景下,出售电力、算力资源或寻求被巨头收购,可能成为这些矿商的一种战略选择。
摩根大通认为,Core Scientific和CoreWeave交易的达成,也反映了电力资源对于AI行业的重要战略价值。
该机构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拥有充足、稳定、低成本电力供应的矿业运营商,无疑将在这场算力争夺战中占据优势地位。优质的电力合同,已经成为衡量一家矿业运营商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托管项目,能为矿商带来多少利润?
到目前为止,一些美国上市比特币矿商已经官宣了试验托管项目,包括IREN、Core Scientific和Terawulf。
比特币矿商主要提供两种托管模式:
第一种是轻资本支出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矿商出租他们的数据中心给超大规模公司,后者需要自己购买并提供所需的GPU,用于执行HPC或AI相关的计算任务。
Core Scientific在其与CoreWeave的协议就属于轻资本支出模式,据摩根大通计算,该协议下,Core Scientific的收入约为每兆瓦时170美元。
第二种是密集资本支出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矿商需要自己融资购买GPU,并且负责这些GPU的运营和维护。然后,他们向需要这些GPU进行计算的AI客户出售计算能力。目前,IREN采取的就是密集资本支出模式。
摩根大通估计,在理想情况下(即100%利用率),每个GPU小时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2.00至2.50美元的收入,从而使得数据中心每兆瓦时的收入高达2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