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铜价短期或迎来盘整,但长期牛市趋势未变,未来一年反弹至12000美元

花旗预计,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国支持性政策的影响全面释放,未来12-18个月铜价或反弹至每吨120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20%。花旗认为每吨9500美元以下的铜价是中期吸引力较高的买入水平。

自5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后,伦铜、纽约铜期货价格双双累计下跌10%左右。本轮铜牛市已经结束了吗?

花旗,作为最早预测“铜牛”到来的券商之一,并不同意。

当地时间周三,花旗银行Shreyas Madabushi等分析师发布报告称,对铜市前景整体持乐观态度,认为尽管短期内铜价可能出现盘整,但长期牛市趋势仍然明朗。

花旗指出,预计在制造业景气度重新转弱的背景下,铜价短期内将在当前水平附近盘整,但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国支持性政策的影响全面释放,未来12-18个月铜价或反弹至每吨120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20%。

花旗认为每吨9500美元以下的铜价是中期吸引力较高的买入水平。

铜终端消费韧性犹存,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花旗认为,尽管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重新转入收缩区间,但这对铜的长期消费趋势影响有限。

花旗分析了2024年前4个月的全球铜消费数据,尽管全球铜库存上升暗示需求有所放缓,但终端消费仍然保持韧性。

报告显示,1-4月份,全球铜消费同比增长约4%,主要受脱碳相关需求的支撑。

具体来看,据花旗自建的全球铜终端需求指标(GCET),4月份全球铜消费(除可再生能源外)同比增长5.5%,主要受中国终端消费增长提振。

在中国,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铜消费表现亮眼,尤其是前者。

乘联会此前数据显示,4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7.4万辆,同比增长28.3%,国内零售渗透率43.7%,4月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26.8%。

根据4月份的数据,花旗估计全球铜消费正以约3000万吨的年化速度增长。

预计铜价短期盘整,9500美元是买入良机

虽然看好铜的长期前景,但花旗预计铜价短期内可能出现盘整。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转弱,4月PCE通胀和5月制造业PMI双双不及预期,表明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加上其他地区PMI表现疲软,这可能会在短期内限制铜价的上行空间。

其二,现货市场信号疲弱,升水走弱且库存偏高,反映了此前铜价快速上涨至历史新高时,供应链出现去库存的情况。花旗预计这种现货偏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铜价重拾升势的动能不足。

其三,上期所铜库存大幅攀升,创下5月末历史新高。短期内库存难以快速去化,也将对铜价形成压制。

综合以上因素,花旗认为铜价短期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不过花旗强调,在需求前景向好的情况下,铜价回调对于看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反而是布局良机,该机构给出的中期买入区间是9500美元/吨以下。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国需求仍待释放,铜价有望反弹至12000美元

尽管当前铜市交投气氛有所降温,但花旗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和中国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的积极影响下,同时在“双碳”目标、新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铜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对铜价形成强劲的提振。

首先,花旗经济学家预计,受经济放缓、通胀回落等因素影响,美联储最早可能在7月份开启降息周期,早于市场普遍预期的9月。

花旗的观点是,7月份首次降息25个基点,然后在2025年上半年总共降息200个基点。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将对铜价形成一定支撑。

其次,中国支持性政策的影响仍待全面释放。近期一系列促消费、稳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有望为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创造条件。

基于以上两大因素,花旗预计,未来12-18个月铜价或反弹至每吨120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20%。

花旗并非是唯一看涨铜价的机构。“商品旗手”高盛在此前的报告中也表示,预计铜价或将在年底前上涨至12000美元/吨。

供应短缺,铜矿争夺战正在全球打响!

在供给端,花旗指出,尽管废铜供应的改善对精炼铜产量形成一定支撑,但总体而言,在新增产能缓慢投放的情况下,铜矿供应仍将持续偏紧。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也提及,铜矿供应已经紧张到全球商品巨头出手争抢的地步。嘉能可、托克和Mercuria等大宗商品巨头,最近为争夺铜矿的长期订单正打的不可开交,甚至愿意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预付款,来锁定未来的铜矿供应。

花旗表示,如果铜的现货价格不能上涨到每吨12000美元,并且供应量不能满足市场上强烈的需求增长,那么到年底时,人们可能会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实物铜的短缺状况。

而且,这种短缺的状况在2025年可能会比现在更加严重,表现为每年供应不足的情况都在恶化。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