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出海加速键的不止车企,还有锂电池厂 | 见智研究

1-5月,比亚迪、蜂巢能源和国轩高科等厂商电池出口增速都超100%

今年5月份,尽管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折扣有所减少,但销量依旧呈现同环比高增长,渗透率也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7%。

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也逐渐摆脱上半年淡季的影响,景气度得到迅速复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开始,国内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出口速度明显提升,不再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独撑电池出口的大旗。

今年5月份,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量达到82.7GWh,环比增长5.7%,同比提升34.7%;销量达到77.9GWh,同比增长40.7%,环比上升14.3%;装机量达到39.9GWh,同比提高41.2%,环比增加12.6%。特别是,新型动力电池——半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装机量增速也极为迅猛,装机量达到0.48GWh,总装机量占比也首度超过1%。

1、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超过70%,固态电池迎来高速增长期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已经稳定在70%以上,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7:3开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今年5月,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销量和装车量分别达到60.5GWh、35.9GWh和29.5GWh,同比增长44.5%、17%和54.1%,占比达到73.1%、63.9%和74%。

三元锂电池的产量、销量和装车量分别达到了22GWh、20.2GWh和10.4GWh,同比增长13.6%、6.2%和14.7%,占比达到26.6%、35.9%和26%。

而最受市场关注的半固态电池则得到持续高增,5月份的装机量高达0.48GWh,环比增速更是远超目前的液态动力电池,高达30%。

今年前五个月,半固态电池的累计装车量水平已经高达1.62GWh,占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比例已经超过1%,实现了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0到1的巨大突破。

今年上半年,半固态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主要还是卫蓝新能源这一家。但在今年下半年,将有更多的半固态电池玩家携GWh级别的动力电池产能加入其中,制约半固态电池装机量的产能因素将逐步得到缓解。

具体来看,全国规模最大的固态电池量产项目——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项目在今年6月将正式投产。该项目一期的年产能就高达3.5GWh,足以覆盖今年整个上半年的同类型产品装机量(2GWh左右),后续的二期和三期项目也将在三年内达产,总体产能将提升至10GWh。

此外,例如辉能科技和领新新能源(0.5GWh)等动力电池厂商的固态电池生产线也开始投产。半固态电池的未来潜力已经得到终端新能源车企的认可,但随着后续半固态电池产能的提升,总体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2、各大动力电池厂商都在加速出口

今年,动力电池厂商的主旋律是加速出海。

今年5月,我国的动力电池出口量达到9.8GWh,环比增长8.9%。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出口量达到3.4GWh,占比为34.8%;三元锂电池出口量达到6.3GWh,出口量占比为64.5%。目前来看,备受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青睐的三元锂电池依旧占据巨大优势。

具体到动力电池厂商本身,今年前五个月,比亚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和微宏动力等电池厂商的动力电池累计出口增速都远超100%,其中增速最快的蜂巢能源更是达到1063.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龙头和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如此,尾部的动力电池厂商也想要抓住出口机遇,不少此前已经减停产,不在国内继续进行电池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厂商也在今年重回动力电池市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电池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

这也使得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在海外电池市场的份额得到巨大增长,不仅龙头公司宁德时代以28.2%的市占率首度超越LG新能源,拿下装机量冠军宝座,而且比亚迪、孚能科技、中创新航和远景动力等电池厂商也全面杀入排名榜前十的行列。

总体来看,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今年1-4月的海外市场份额高达近37%,与日韩的动力电池厂商各占半壁江山的时代或将很快到来。

半固态电池的迅速崛起在为动力电池市场增添竞争变数的同时,也给各大动力电池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跟随宁德时代一起加入电池出海大军的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们,也有望借助海外市场份额的提升实现利润方面的增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