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五周年之际,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6月19日,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证监会主席吴清阐述了当前资本市场建设的三个着力点:一是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三是保护投资者。我们认为论坛延续了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的表述,增量举措或在于新质生产力:继5年的“科创”耕耘后,科创板改革再出发,证监会于今日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科八条”,后同),旨在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从入口、融资、交易三端集中发力,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打开新空间。
入口端:精准识别与把控,提升制度包容性
一是精准把控“硬科技”入口端,1)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严把“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意在严防“伪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截至06.19,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硬科技属性较为突出的电新/电子/计算机等数量占比达75%,未来硬科技含量有望进一步提升。2)明确“未盈利”≠“不合格”,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且科研力度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更好适配“新质生产力”的企业特征,提升制度包容性。
融资端:优化新股发行定价,再融资政策有望更加市场化
融资端,推动注册制走实走深,1)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上交所明确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vs现行实践中按1%执行)。21.09.18(科创板新股定价发行新规)-24.06.19区间内,科创板新股首发市盈率中值为66x,“科八条”有助减少网下投资者报高价冲动,推动新股回归其内在价值、降低首发市盈率波动。2)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以美国为鉴,“一次注册、分次发行”的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赋予企业灵活安排各阶段证券发行规模的自主权,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于我国而言,亦可平缓限售股解禁后的集中减持对二级市场的冲击、稳定资本市场。
融资端:政策暖风+财源优化→并购重组活力可期
3)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并优化财源规范:国务院今日同步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债募集资金并购科技型企业。DDM三因子拆分看,并购重组周期有望提升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成长板块的风险偏好、盈利预期及其对于无风险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如2012年后创业板并购重组活跃→创业板成长预期抬升→2013年创业板结构性占优)。随政策刺激+财源的优化,科创板并购重组有望释放活力。
交易端:便利、丰富、安全,打通投资者交易堵点
交易端,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全链条监管。1)交易更便利:研究优化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2)产品更丰富: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转让,丰富科创板指数、ETF品类及其期权产品。一方面,截至06.19,跟踪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共计47只,基金规模近1790亿元,随指数及ETF产品的扩容,科创板或迎来新一轮增量资金;另一方面,期权产品的引进亦有助于平缓二级市场波动。3)交易更安全: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清除“僵尸空壳”,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出现偏误。
本文作者:研究员王以(SAC No. S0570520060001)、王伟光(SAC No. S0570523040001),来源:华泰证券策略研究,原标题:《“科八条”为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