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1天创业板IPO上会重启:汉朔科技背负未决海外诉讼受审

首审。

“新国九条”后,创业板终于迎来首家上会企业。

近期,深交所宣布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6月21日对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朔科技”)进行审议。

汉朔科技主要为大型商超提供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

2021至2023年,汉朔科技的收入分别为16.13亿元、28.62亿元和37.7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2.08亿元和6.78亿元。

如此收入规模,已让汉朔科技位居全球电子价签行业的前三。

此番IPO,汉朔科技计划发行不超过0.95亿股、募集11.82亿元,投向“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两大项目的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但汉朔科技此次IPO要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一方面,尽管汉朔科技的业绩增长明显,但其所在的上下游企业日子并不好过,例如上游的电子纸供应商业绩出现了下滑,下游的商超则实施闭店措施,这或许都给其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带来隐忧;

另一方面,汉朔科技的可比公司、竞争对手SES-imagotag Société Anonyme(下称“SES”)还以汉朔科技侵犯专利为由将其告上法庭,目前合计5项诉讼均未完结。

以上或许都给汉朔科技IPO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供货零售巨头

上一次的创业板IPO的审议会,还要追溯到2月1日。

彼时,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后,深交所又计划在2月7日审议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通技术”)的创业板IPO,但最终由于科通技术上会前夕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取消了审议会。

截至汉朔科技6月21日上会,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已经停滞了141天。

正因于此,汉朔科技也是“新国九条”后,创业板召开的首场审议会议。

申报材料显示,汉朔科技深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主要为大型商超提供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

所谓电子价签是相对于纸质标签而言的标签。

一直以来,商超等零售门店货架上的商品价格都是用纸质标签对商品名称、价格、日期等信息的标注,但这不便于门店提高商品信息的管理效率。

因此,目前许多中大型的零售门店的数字化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将纸质标签改成电子价签,以提升商品价格统一管理的效率。

汉朔科技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了具备价格显示等功能的电子纸电子价签等各类不同介质的价签终端,这也是汉朔科技主要收入来源。

2021年至2023年,汉朔科技的电子价签终端分别创收14.27亿元、26.64亿元和35.18亿元,占比基本在9成以上。

如此规模在电子价签行业位居前茅。

据CINNO统计数据,2023年汉朔科技在国内电子价签市场占有率约为62%,同期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第3,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达到28%,与全球电子价签龙头企业SES之间仅相差4个百分点。

但由于国内零售门店的数字化改革步伐较慢,导致渗透率不高。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渗透率不足2%;但欧美等国家的实体商超等零售门店的数字化发展较快,目前电子价签的全球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5%左右。

境外市场也成为汉朔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该市场分别带来12.26亿元、26.63亿元和36.13亿元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6.04%、93.05%和95.72%。

目前汉朔科技已经与德国最大的连锁零售超市奥乐齐(Aldi)、荷兰最大的日用零售商阿霍德•德尔海兹(Ahold)、法国头部零售集团欧尚(Auchan)等大型商超建立合作。

2022年、2023年,奥乐齐给汉朔科技分别带来4.95亿元、6.82亿元的收入,一直位居第一大客户位置。

整体来看,汉朔科技报告期内增速显著,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52.99%。

增势显著、细分行业的龙头等特征,或许都是汉朔科技此番有望等到上会机会的重要原因。

“艰辛”的上下游

从电子价签的上下游情况来看,汉朔科技的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或许仍是未知数。

作为电子价签的上游,原材料电子纸模组的出货量呈现下滑趋势。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纸模组的出货量为2.3亿片,同比下降9.2%。整机终端应用方面,虽然全球电子纸标签仍然是出货量最大的产品,达2.06亿片,但同比下降了15.6%。

汉朔科技的部分前五大供应商日子同样“不好过”。

2023年,汉朔科技向清越科技(688496.SH)、元太科技(8069.TWO)、浙江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科脉”)采购电子纸显示模组的金额分别为4.63亿元、2.77亿元和1.71亿元,这三家公司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五大供应商。

但同期清越科技的电子纸模组收入分别同比下滑了34.47%;元太科技2023年收入同比下滑了13.68%;东方科脉原本计划冲刺IPO,但已经在今年5月撤回了申报材料。

从下游情况来看,国内外实体商超在疫情后业绩开始复苏,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价签的销售。

但随着全球消费疲软,部分大型商超实施闭店措施后,汉朔科技等一众电子价签企业能否保持强劲的增长或许仍是未知数。

例如近期Ahold旗下的Stop & Shop商超就宣布将关闭一批收益不佳的门店,计划以此改善超市业绩。

对于业绩增势的可持续性,汉朔科技则认为全球电子价签渗透率有限,这仍然可以带来一定的增长空间。

据汉朔科技调研,目前全球前30的零售商中仍有11家未大规模部署电子价签。若每单位 SKU对应1片电子价签,则这11家零售商仍有5.37亿片电子价签需求。按照40元/片的电子价签计算,则对应的市场空间可达到214.8亿元。

结合在手订单等数据,汉朔科技预计2024年收入可达到44.27亿元,同比增长17.27%。

但汉朔科技的业绩预测能否兑现,仍待观察。

诉讼泥沼

汉朔科技此番IPO最大的争议在于,其仍有未决诉讼。

截至2024年6月8日,汉朔科技的竞争对手SES针对发行人所提起的正在进行中的专利诉讼或专利相关法律措施共5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市场。

例如美国市场方面,2023年3月SES以汉朔科技侵犯其US10674340、US11405669、US11010709的三项专利为由,将其推向被告席。

汉朔科技对此解释称,其产品均未采用SES的涉案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且涉案专利所指向的产品功能不属于电子价签产品的核心功能,败诉风险较小。

据汉朔科技测算,败诉影响相对可控,原因是涉及纠纷专利的相关品类2023年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仅为10.76%。

据业内人士解释,若相关专利诉讼未涉及核心专利,则不一定会构成公司的IPO挑战。

“一般来说就是判断影响的金额是否重大,以及这个专利是不是核心专利。如果金额有限且不是核心专利的话,对于IPO可能就不会构成太大的不利影响,但有时候监管部门对此会持观望态度,因为重要性有时候不好衡量。”深圳一位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称。

汉朔科技也承认,美国是未来的重要市场,若败诉仍有可能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从长期看美国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若法院最终做出不利于公司的裁决,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若公司知识产权被宣告无效,相关专利或其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技术点存在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风险。”汉朔科技表示。

欧洲市场方面,SES以汉朔科技持有的EP3820203B1专利部分无效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同时还对汉朔科技持有的EP3820203B1专利提出异议程序。

对此,汉朔科技认为专利被完全宣告无效的风险较低。

截至目前,以上多起诉讼均未完结。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证明》、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境外专利检索结果确认函》,确认汉朔科技持有的境内外专利权属清晰,不存在与他人共有的情形。

“由于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例如A公司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在中国具有专利权的材料,只能证明其在中国申请并注册了专利权,而无法直接证明其在当地也同样具有专利权,A公司在当地的业务具体是否侵犯了相关方的专利权还有待司法机构的审理查明。”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松对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作为创业板重启上会审核的首个项目,汉朔科技IPO能否顺利过关,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