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财政采取了保企业部门进而间接保居民部门的政策模式。但随着企业产需格局恶化和以工代赈投资项目减少,政策的边际效用正在下降,保市场主体与稳定宏观税负成为财政面临的两难选择。破局的关键在于转变财政框架,从关注企业生产端转变为关注居民需求端。近期部分地方释放了新增专项债可能被灵活使用的信号,将包括债务收入在内的各类财政资金更多更直接地流向居民部门,虽然短期可能导致基建实物工作量弱于预期,但长期对改善企业供需格局、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都将有积极意义。
正文
5月财政收支数据延续了开年以来的特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受到税收收入的制约,政府性基金支出受到土地出让收入的制约。近期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的举措引发关注,我们认为这体现了经历几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之后,稳定宏观税负成为阶段性重点任务,同时也发出了财政框架亟需转变的信号。
过去几年财政采取了保企业部门进而间接保居民部门的政策模式。财政保市场主体、以工代赈,即通过减税降费、鼓励企业加杠杆等方式保企业生产运转,间接保居民部门。这种政策逻辑在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的财税体制下是非常合理的,保住了企业生产环节,就能保住占税收收入接近四成的增值税,进而也保住居民就业和工资。
但上述政策的边际效用正在下降,财政面临继续保市场主体和稳定宏观税负的两难选择。一方面,这种政策扭曲了产需关系造成产能过剩,导致与企业盈利相关的企业所得税下滑;另一方面可投资的以工代赈项目越来越少,吸纳就业能力降低,导致与劳动力收入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下滑;在此期间,财政又推行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多重因素叠加,过去几年税收收入占比从高峰时的18%左右下滑到2023年的14%左右,已经影响了财政支出基本财力的保障。近期以罚没为代表的非税收入的增加(前5个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3%,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1%)以及税收征管的加强,都是地方财政压力下的选择,稳定宏观税负的重要性在上升。
破局的关键在于转变财政框架,需从关注企业生产端转变为关注居民需求端。当前基层“三保”压力依然不小,未来新筹集的财源更加关注居民部门将成为“不得不”而非“要不要”的选择。近期部分地方显示了新增专项债可能被灵活使用,无论是用于“三保”还是偿还企业欠款,财政资金都将更加直接地流入居民部门,增加居民收入。这种政策模式短期可能导致基建实物工作量弱于预期,但长期对改善企业供需格局、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都将有积极意义。
本文作者:黄汝南(执业证书编号:S0880523080001),来源:国君宏观研究,原文标题:《【国君宏观】稳定宏观税负与转变财政框架——兼评2024年5月财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