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还没坐热,英伟达便迎来一次激烈的回调。
当地时间6月24日,英伟达股价下挫近6.7%,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连续三日的阴跌,已经让其市值蒸发超4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3万亿元),重新被微软、苹果反超,回到美股市值第三的位置。
不过, “黄教主”的“造富”神话不会就此终结。在投资者看来,这可能是英伟达股价“冲顶”后,出现的“获利回吐”现象。
过去一年半时间内,英伟达总市值翻了10倍,若以十年为单位,这一数字高达惊人的500倍。借着股价高点,投资者的“落袋为安”的和高管们的套现,让其股价承压。
SEC信息显示,6月13日-24日期间,CEO黄仁勋已经累计减持英伟达超60万股,套现总金额近7938.3万美元(合人民币约5.8亿元),此外还有12万股待出售中。同时,包括英伟达CFO、执行副总裁在内的其他高管也纷纷减持。
Washington Service数据显示,剔除6月10日1股拆10股的影响后,英伟达的高管和董事们已经累计减持约77万股,套现超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自从5月末一季报公布后,已有超1/3的内部人士减持。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分析师预测,此次回调,或将使英伟达股价回到6月初的110美元左右水平。
分析人士担心,短期内投资者可能已经对AI赛道产生疲劳。而GPT-5推迟到2025年底至2026年推出,也让投资担忧AI技术迭代正在放缓。倘若由此出现技术支出放缓的迹象,市场对AI的过度乐观,可能会迅速消失。
金沙江创投主管朱啸虎指出,英伟达市值神话能否继续,就看ScalingLaw(规模法则)有没有效果。他直言,如果OpenAI的GPT-5.0未及预期,英伟达将面临更大的动荡。
市场的担忧非空穴来风,要知道在“美股七巨头”中,英伟达年度营收最小,但市盈率却最高。超高的市盈率背后,代表着资本市场对其发展赋予的极高预期。如果英伟达后续增长显露疲态,股价难免波动。
曾经数次在破产边缘徘徊的“黄教主”深知这个道理,他在内部敲响警钟,英伟达决不能像思科或Sun Microsystems那样,快速崛起又迅速衰落。
“黄教主”开始尝试破局,关键之一在于摆脱对大客户的依赖。瑞银分析师推测,英伟达的最大客户可能是微软,其在2024财年为英伟达贡献了19%营收。
为了把鸡蛋分撒到更多篮子里,黄仁勋也向外兜售着“国家主权AI”。意图让每一个国家利用自己的基础设施、数据、劳动力和商业网络建造AI的能力。其预测,今年这项业务将为英伟达带来将近100亿美元的收入。
调整需求结构同时,老黄还要应对对手和客户变化。眼下,AMD、英特尔等芯片厂商已经加入到“瓜分AI蛋糕”的竞争中;而微软、谷歌等英伟达大客户也着手自研产品“平替”,试图摆脱依赖。它们都做着“围剿”英伟达的准备。
可以说,被时代热浪推捧到巅峰的英伟达,在资本市场的命运,却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英伟达在AI领域的护城河,能让其短期内屹立于头部市场不倒,但投资者更关注AI生态下游公司的盈利能力。倘若难以让消费者真金白银地买单,AI赛道的逻辑和支撑就将面临更大考验。
重重困扰下,英伟达的超高市值神话是否就此“熄火”?这已然成为投资者眼下最关心的话题。近期英伟达的下滑,市场上的争议也进一步放大。
看空者认为,英伟达的“思科时刻”已在酝酿;不过目前,大部分投资者还是持看多态度。彭博数据显示,超九成分析师建议买入英伟达,他们对于其目标价较当前股价高出约12%。在此番回调后,美东时间6月25日开盘,英伟达的股价重新翻红,走回上升渠道。
显然,在AI时代的巨浪下,整个产业生态和市场认知都在变革中,巨头们短期内的沉浮也是常态。于英伟达而言,它要在这场AI王位争夺赛中,更快地跟随变化调整姿态、根据需求快速布局,方有稳坐王位的可能。
时代既能“造神”也能将其拉下神坛,体会过数次大起大落的黄仁勋,正奋力将英伟达牢牢绑定在AI这艘快速疾行的时代大船上。毕竟,这是他几十年积累,才换来的一次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