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端侧AI重构屏幕:荣耀再次突破认知

荣耀用端侧AI挑战想象力,手机屏幕居然能舒缓视力!?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AI手机能做啥?帮助用户修复照片?撰写会议纪要?

眼下,虽然“AI+”智能终端巨浪潮涌,但微软、苹果等业界AI技术创新巨擘没有给出方向性和系统性答案,故而没能出现像2007年1月9日史蒂夫·乔布斯发布初代iPhone时的苹果公司那样的引领者。

6月10日,苹果公司在WWDC 2024上推出的AI(Apple Intelligence)战略之技术框架,“意外”复刻了荣耀在2022年和今年初先后推出的端侧AI和“荣耀四层AI架构”的技术构想。

吸引苹果公司AI战略跟随的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在6月26日,给出了AI技术如何赋能智能终端的部分答案。

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CEO赵明首次展示了荣耀端侧AI的应用创新策略:围绕荣耀护眼屏技术,推出AI离焦护眼。

这项AI技术应用的目标、原则或指导思想,与荣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荣耀将“以人为中心”和“AI赋能人”作为端侧AI技术创新的出发点。

荣耀推出的AI离焦护眼技术,惊人之处并非仅简单停留在“保护眼睛”阶段,这项技术有种极为惊人的创新效果——舒缓视力,这就突破了以往的认知边界。这相当于荣耀用AI技术改造了硬件(突破硬件既有功能边界),使之拥有全新的使用价值。

对AI手机的AI创新方向,业界偏重云侧AI。但通过荣耀AI离焦护眼技术,说明端侧相对云侧,作用更核心、地位更重要,创新也更接近智能手机商原本的技术优势。

故而,荣耀立足于在端侧做AI技术探索和应用落地,为智能终端公司在AI技术赋能终端,应该如何努力,做了难能可贵的引导。

手机屏幕变身视力舒缓器

AI离焦护眼,根据赵明的解释,就是用AI技术模拟离焦镜光学原理,将荣耀的手机屏幕变成离焦镜。所以,“观看”这种经过AI技术重构的手机屏幕(离焦镜),能预防近视,舒缓视力。

当前,业界各家终端公司,都强调自己家的智能手机屏幕有过滤蓝光的效果,以此证明手机屏幕具有护眼功能。但持续看手机屏幕,还是会增加近视风险,或加深近视度数。

看手机屏幕,能预防近视,延缓近视度数加深速度,改善近视?这听起来很不可信。

要弄明白赵明究竟是夸张,还是荣耀的智能手机屏幕真能实现这些好处,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近视?哪些因素导致了近视?什么又是离焦镜?

正常视力: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视线所涉及的中央和周边物体成像,都投影在视网膜上;若眼轴过长/增长(chang),看远处物体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导致模糊看不清,这就是近视。

在生理学上,近视是由于为适应长时间近距离观看物体的情况,眼部肌肉痉挛,晶体变凸,导致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时,焦点难以落在视网膜上导致的。

改善近视的手段,绝大部分是用近视眼镜去做视力矫正,作用是将中心视力处的物体成像焦点(单焦点)落在视网膜上,清晰视物因此得以实现。但是,光线通过框架眼镜,中心视力周围的物体成像投影,焦点却落在视网膜后方。

此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眼球就会随之做出高频调节动作。这种调整的过程,结果会导致眼轴变长。

临床统计数据表明,眼轴长度与近视的比值关系: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传统近视眼镜(框架式)的镜片为凹透镜,近视屈光度数值越大,这种单焦点镜片的屈光度也会越高。

好,到了这里,近视如何形成,以及近视度数何以增加的原因,就很清楚。这时,就到了离焦镜登场的时间。

为了解决单焦点镜片(传统框架近视眼镜)的焦点缺陷,光学公司推出离焦镜片。

顾名思义,近视离焦,就是不仅中心视力处的物体投影焦点能落在视网膜上,其周边物体投影的焦点,通过技术处理,也能落在视网膜上,或者视网膜前(此时物像也会模糊)。如此,则眼球不必高频调节,而眼轴的长度也得以被控制。

刚才说过,眼轴若增长(chang),近视度数就会增加,近视就会愈发严重。现在通过离焦镜,控制了眼轴的长度,使之不再变长,那么近视度数也不会再加深。临床研究表明,通过佩戴离焦镜,可以将短暂性近视降低约13度。

赵明在演讲中披露了一组数据:通过荣耀以AI模拟离焦镜光学原理的智能手机屏幕,阅读25分钟,屈光度数能降低13度-75度。

这组数据,应该是短期效应,且不能通过增加观看时长形成叠加效应。但即使如此,也已足够惊人。这至少表明,通过荣耀智能手机看视频或阅读,不会增加近视深度。这就是舒缓,至于治疗,因效果过于惊人,很难验证,故存而不论。

云侧AI与端侧AI:孰重?

荣耀推出AI离焦护眼技术,不管是否能达到赵明宣称的效果——荣耀屏幕护眼技术首次实现从预防到缓解——就这种技术价值取向而言,相当于荣耀再次为其“以人(消费者)为中心”的整体价值观和“AI赋能人”的端侧AI技术创新思想做了最新的具象注脚。

AI技术在端侧的能力展现,不再只是相对简单的工具式应用。原来,AI在智能终端落地时,能有如此惊人的价值。

荣耀为业界如何实现AI在端侧的技术赋能,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荣耀AI离焦护眼技术,相当于用AI重构了硬件功能,让原本伤害视力的发光屏,变成了舒缓视力的新型工具。

这是荣耀对用户需求的洞见表现,也是荣耀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荣耀对于AI如何在端侧发挥有助于增加“人”的能力和提升“人”的价值给出的全新解决思路。

AI手机,只是做照片修复?通话摘要纪录?顺便做两首打油诗?显然,荣耀不这么看,也没参与“卷”这样的功能。与这些AI应用相比,以AI技术重新“武装”的屏幕,有舒缓视力的功效,哪一项创新,对C端用户更具有现实价值?

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可能为行业忽视,或者也不为C端用户关注。这就是:AI手机的技术创新核心、重点或关键,应当是在端侧,而非云侧。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端侧AI有四个核心要素:首先是数据,端侧拥有真正的用户数据;其次是感知,“越用越懂你”的场景感知和地理围栏;第三,算力,手机有24小时不间断的算力,尤其是夜间充电时间段的端侧算力,能作为云侧算力的有效分担;第四,场景,端侧才有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AI使用场景。

从可感知的应用角度看,云侧AI应用类似AI照片修复,会议纪要摘录,画张什么图等等;端侧AI应用,则可以荣耀AI离焦护眼技术为典型。所以,同样是AI,云侧AI和端侧AI的技术能力,会给消费者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前者就目前所见,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不如后者。

尽管如此,在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端侧AI的重要性却被云侧AI干扰,智能终端商没有将注意力和资源,投向如何用AI技术改造原有硬件、以形成具有全新功能的“新型”硬件。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为业界忽视的结论:端侧AI是中国AI手机创新的新赛道。但现在,如何在智能手机端侧利用AI技术,业界缺乏足够的技术想象力,还有尝试的勇气。

反观荣耀,这家公司将整体价值观——“以消费者为中心”,细化成端侧AI技术的价值主张——AI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去“赋能人和服务人”。这项价值观反映在智能终端硬件层面,即:端侧AI要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价值。事实上荣耀也确实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端侧AI与云侧AI并非对立关系,而是有互动和分工的有机整体。若从与C端用户需求贴合度更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创新价值的层面看,对智能终端商来说,端侧AI更具有新价值想象空间。

苹果跟随荣耀AI战略构想

当AI技术遇到智能终端,业界对两者的结合,描绘了无数种未来图景,并推出多项AI端侧应用。但是,C端用户对这些应用的“体感”,并不强烈,远未能达到必不可少的程度。

AI手机(包括AI PC或其他“AI+”智能终端),究竟有什么价值?与“传统”智能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这些问题,包括苹果在内,业界尚未能做出有力回答。

鉴于苹果在WWDC 2024官宣的AI战略,与中国荣耀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荣耀AI四层架构”,以及2022年推出的“端侧AI”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就技术的本质而言,苹果AI相当于“复刻”了荣耀AI技术思路,在客观上“跟随”了荣耀AI技术框架,故而荣耀如何理解AI技术赋能智能终端,就具备了被高度重视的风向标价值。

这什么意思?

有必要指出,苹果弃用了业界形成共识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创建了独具苹果特色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

因此,苹果AI,专指苹果智能。但这更像是苹果创建的AI品牌,而非另辟蹊径,重新定义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内涵。

苹果智能的核心分两部分:以AI技术从底层入手,重构操作系统iOS 18,再以之赋能苹果所有智能终端(iPhone、Mac、iPad和watch)。

这与“荣耀AI四层架构”的技术思想基本一致:Apple Intelligence的核心技术步骤与荣耀第二层“AI重构操作系统”和第一层“AI使能跨系统融合”高度吻合。

“以消费者为中心”是荣耀的核心价值观。为此,荣耀首发了多项创新技术并引发产业界跟随,比如高密度电池、超高频PWM调光护眼屏和折叠屏轻薄技术等。其中,护眼屏甚至被荣耀提升到战略级程度。

如果说,2021年6月16日荣耀在荣耀50系列手机首推的1920Hz高频PWM调光,还属于“传统”技术研发范畴,那么今年6月26日,赵明展示的AI离焦护眼技术,就是荣耀对AI技术如何赋能智能终端,给出的答案——一部分答案。

AI手机,有什么用?这是终端公司炫技的好机会?还是应当考虑如何“赋能人”?荣耀的答案,无疑选择了后者。从这个角度看,荣耀此次推出的AI离焦护眼技术,正是在“AI服务于人”的价值观指引下的产物:任何技术,应当立足于消费者。因为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也是一切技术的基准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