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刚开启,基金行业又有重磅人事变化。
7月1日晚间,浦银安盛基金公司公告,掌舵公司近12年的总经理郁蓓华离任,贝莱德基金首任总经理张弛接棒出任该公司总经理一职。
张弛在业内有长期的市场工作和公募管理经验,曾任华安基金部门副总监、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泰康资管副总经理、贝莱德基金首任总经理等职务。
张弛的任职史上,既有一步一脚印的“日积硅步”,也有极度的“盛放”,但也有过掌舵独资公募后的备受争议。
他会给老牌的浦银安盛基金,带来什么新的气象,引人关注。
12年老总突然离职
郁蓓华已经在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的位置上干了接近12年,功劳、辛劳、苦劳兼具。
在今年6月前,外界甚至没有想过,她可能会离任,而且是在一个快要退休的年纪。
但公告就这么突然的来了。
7月1日午间,业界突然出现郁蓓华可能离任的传言,傍晚时分,浦银安盛旗下基金公告验证了这个事情。
关键人物表现“关键”
郁蓓华堪称是接棒浦银安盛于危难之中。
在郁蓓华之前,浦银安盛可谓时运不济,连遭重创。
从2007年指数高点开业,到旗下第一只公募基金发行,再到该基金净值深跌引发销售渠道剧烈反弹,再到2010年临阵换帅,资深公募投资总监上任,接着该投资总监两年后悄然离职,公司规模和营收亏损都达到了上市以来的低谷。
浦银安盛的前五年可谓命运多舛、备受煎熬。
但此时,郁蓓华现身,成为浦银安盛扭转下行周期的关键人物。
郁蓓华的事业上半程主要在银行,更准确的说,在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在她2012年上任浦银安盛总经理之前,她在招行上分工作了近十七年,且职务进步飞快。从1994年起,她历任招行上海分行职员、宝山支行副行长、会计部总经理、计财部总经理、行长助理、副行长。
2011年3月开始,她出任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当时行业传言,郁蓓华对她的工作调动任并不适应,因而有意留心其他机会,而此时,浦银安盛在前两任总经理手上,公司资本金已“消耗过半”,亟待变化。
最终、浦银安盛的中外股东达成一致,长期在银行渠道一线工作,且主要任职经历在上海的银行业专才郁蓓华,成为了浦银安盛第三任总经理。
而为了配合公司换帅,基金公司的中外股东在此之前还进行了一轮增资,以夯实公司财务基础,为新任总经理重新出发准备好“子弹”。
事实证明,公司在郁蓓华手上“终于转运”,她也是不负众望。
在郁蓓华掌管浦银安盛的12年里,基金公司的公募资产从20多亿元,上升到了3600亿上下,而且受投资产最高冲过了5000亿元大关。
这个规模对于背靠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浦银安盛来说,算是身价相符。
而若是考虑曾经发展中的“低谷,这个表现可谓殊为不易。
资深市场人士“驰援”
1994年开始工作的郁蓓华,或许自己都没有想到,她会在2014年——退休的两三年前,从浦银安盛离任。
接棒的自然不是无名之辈。他就是贝莱德基金的首任总经理——张弛。
张弛是基金行业的资深人士,且历史表现相当“辉煌“。
他1972年6月出生,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信贷员,华安基金高级产品经理,战略策划部总监助理,副总监。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后,他先后担任产品总监,市场与产品总监,后出任公司首席市场总监。2008年8月,他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副总经理。
2015 年 11 月,他因个人原因离任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职务。
此后,他还担任过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产品官、董事总经理及执行委员会成员。
2020年,贝莱德基金获批时,张弛就已经拟任贝莱德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这正式宣告了张弛回归公募行业。直至2024年2月,张弛离任贝莱德基金的总经理职务。
屈指算来,张弛至少出任过三家公募资管机构的高管职务,尤其是加盟浦银安盛前的最后一站——贝莱德基金,作为业内首个外商独资公募机构,可谓万众瞩目。
这些都足以说明,张弛在业内的地位。
而在短短四个月后,张弛就出任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重新现身公募。这种“张郎重来”,或许表明了基金公司股东、董事会、以及业内外对其的关注和重用。
“挑战纷呈”
但与此同时,张弛面对的挑战也非常多。
首先,是郁蓓华“珠玉在前”,历史上把浦银安盛从行业底部带入前30名,最高规模超过5000亿。这样的规模高峰,对于后来者是非常明显的挑战。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张弛也是搞规模的好手。他任职贝莱德基金核心高管时,贝莱德曾经创下首只公募权益产品超66亿元的募集佳绩,同期同类产品第一。
这样的规模统筹能力,结合上浦银安盛前期攒下的家底,未必不可能有所表现。
其次,如何提升浦银安盛固收以外的投资能力,对张弛来说十分关键,且挑战巨大。
纵观郁蓓华时代的浦银安盛,如果说有什么并不完美的话,比较突出的就是债券产品、货币基金这类固收产品占据公司的规模比例过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季度末,浦银安盛基金非货规模超过1596亿元,大致能进入市场前30名。但是,其中超过9成都是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与混合基金合计,不到百亿。
算上数千亿规模的货币基金,可能浦银安盛的95%以上的规模都会是固收产品。
而且,从张弛带队过的贝莱德基金的历史上看,首个发了爆款的贝莱德新视野基金,后续的净值回撤幅度相当大,某种程度“封杀”了后续同类产品持续爆款的可能。
而浦银安盛历史上曾经深深受挫于旗下首只公募权益基金的深度回撤问题。
这两者之间无意之中的“巧合”,确实让人捏一把汗。
其三,在行业普遍降薪的大背景下,浦银安盛如何独辟蹊径走出发展新路。
众所周知,银行系基金的薪酬体系往往在业内处于并不有利的位置。从近几个月看,业内关于薪酬问题纷扰最多、传言最盛的也集中在北京、深圳的几家银行系基金身上。
在这种背景下,张弛能否取得股东足够信任、甚至把握机遇,顺势做强公司投资管理团队、进一步做大规模,颇为引人关注。
但换个角度看,张弛手中的“牌”也有不少。
其一、公司规模,浦银安盛基金的非货和含货规模都比较可观,公司去年创利也近3亿元,张弛手中其实有“手中有粮”,就看他能否用好这个优势。
其二、作为老牌基金公司(2007年成立的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公司中的首家),浦银安盛的团队还是有积淀的,如何把已有的人才和投研能力“固本”好,并有针对性的引入关键人才,也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其三就是,张弛作为业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能否充分发挥好之前积累的历史经验,带领团队进一步“变身向前”,怕也是未来对浦银这家公司最最关键的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