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并不相通!头部私募酝酿逆势“涨价”

郑孝杰
另有机构不收提成

私募行业的马太效应,显示的越来越明显。

就在当下整体市况并不宽裕的档口,当不少私募机构启动“降费”策略的同时,一些头部私募机构却在酝酿“涨价(提升费率)”的举措。

这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整个行业的“悲喜并不相通”。

头部机构“涨价”

7月初,来自行业的消息称:部分在全球颇有影响的对冲机构(的在华子公司),正在酝酿提升其内地产品的业绩提成费率。

所谓业绩提成费率,是私募产品通行的一种收费模式。通常在客户的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管理机构才会收取客户收益中的一定比例作为自己的“奖金”。

海外主流对冲机构的收取比例通常是客户超额收益(超过门槛值的收益率,且创新高的部分)的20%。

敢于在当下的市道里启动费率向上调整,充分显示了相关资管机构的市场影响力。

“事涉”超级机构

来自业界的一些信息称,某全球知名对冲机构桥水的(部分)在华对冲基金产品可能也在潜在的调价行列中。

还有消息称,部分渠道已经得知了相关信息,但具体实施时间尚待考量。

不过,据说桥水主要调整的是其提成费率较为优惠的产品,而调整目标也是从10%调整为和业内主流类似的20%:

即单人单笔对持有期年化收益超过计提基准(5%)的部分按10%比例进行计提,调整后提取费率或提升至20%。

当然,究竟是否真的调整,尚待观察。一些渠道人士认为,提成费率调整涉及修改产品合同条款和大量的客户沟通工作,工作较为繁重。

业绩挺“傲娇”

撇开费率不提,传言中的桥水是有这个“底气”的。

公开资料显示,桥水中国成立于2016年,两年之后正式在华推出私募产品,与中国本土同行展开正面竞争。

5年后的2021年,该公司的受托资产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快速跻身百亿私募阵营。

另外,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消息称:桥水相关产品策略和其他同行有比较大的差异,加之业绩一直符合渠道预期,在近两年私募产品普遍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逐步凸现出来。

量化私募降费

一边是外资顶流酝酿提高费率,另一边则是本土私募也有降低费率。

7月4日,百亿私募机构XK投资(化名)对外披露:将旗下红利指数增强产品管理费率从1%下调至0.5%,业绩报酬比例由20%下调至10%。

这家私募同时表示,将同步修改基金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据悉,提出降费的产品是过去一年内成立的,恰是相关策略比较“承压”的时候。

XK投资此时提出降费,或是有和客户“共进退”的寓意在

年内“黑马”另类收费

2024年中国量化基金最大的“黑马”,当属磐松资产。

这家成立仅两年的机构在其官网称:今年3月管理规模突破50亿元,紧接着在7月初突破百亿规模。

磐松资产在今年5月披露基金产品赎回费调整公告,依据客户不同持有时间,对应不同的赎回费率。

考虑到,相关的赎回费全部归属基金资产。磐松资产此举也是对存量老客户的一个保护。

还有机构不收提成

中国本土量化私募除了降费,更直接使用了取消费率的手法。

数月前,上海的一家一线量化私募机构在发行小市值量化策略产品时,免除了业绩报酬的提取:

即这只产品除了有1.8%的年度固定管理费,并没有常见的20%的业绩报酬提成。

这个做法在业内较为罕见,毕竟私募基金主要的营收来自于客户的业绩报酬。

但细细想来,此举或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业内有小市值策略的量化大厂较少,此举对打响产品名声有益。

其二,该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对指增产品感兴趣的机构,而机构对费率普遍敏感;

其三,业内有小市值策略的量化大厂较少,此举对产品的收益率有好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