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出口:三条线索,出口还能强多久?

民生证券陶川团队
民生证券表示,三条线索即外需、国内企业的以价换量和贸易摩擦下的企业抢出口,是看出口景气度能强多久的“关键因素”。

6月的出口同比再度上行,8.6%的读数已经是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贸易顺差是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面对年初以来出口的“大幅波动”,市场对于6月出口的预期仅有7.4%,相对于8.6%的确存在差距。相比于其他的经济指标,出口表现更好,比如6月进口金额再度转为下降,为-2.3%、PMI水平较弱等。在市场关注美国经济放缓和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为什么6月的出口数据“一枝独秀”?我们观察到以下出口景气度的重要线索:

线索一:财新和中采PMI的背离指向出口好于内需。从去年10月开始,制造业财新PMI和中采PMI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背离,财新PMI一直在50%以上,且持续高于中采PMI。统计口径上,财新覆盖的企业多为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而中采覆盖的企业的行业更加全面且规模更大,因此两者的背离往往指向出口景气度好于内需。而上一次出现财新PMI连续高于中采PMI的阶段是2020年5月-2021年2月,当时的出口增速同样“高歌猛进”,从个位数的增速上升到20%以上。

线索二:出口企业“价换量”。2022年开始,我国出口价格同比持续下行,而2023年以来出口数量同比出现回升。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PPI水平偏低、工业和基建体系更完备,出口的价格优势明显,其他国家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从我国进口优质商品。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的出口价格增速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并且少见的明显低于世界出口平均价格增速,出口端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

线索三:企业是否正在抢出口?回顾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三季度之前,美国关税涉及到的商品总额是500亿美元,体量相对不大。但9月开始,规模扩大,美国对我国的平均关税从5.6%上升到9.8%。所以,当时国内企业在二-三季度存在抢出口现象,出口增速连续超预期,到四季度开始明显回落。而今年6月出口的环比是1.9%,和前几个月一样,基本符合季节性,抢出口现象暂不明显。

目前的情况可能和2018年有所不同,5月贸易政策的影响暂时较小。5月,美国对301调查开展了4年复核,对半导体、电池等18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本次加征的关税数额不大,且部分在2026年生效,简单估算2024年生效的商品,美国对我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可能从18%上升到19%左右,上升幅度是历次最小的。另外,相比于2018年,目前我国出口的集中度下降较多,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度显著下降。

我国对多数地区的出口都保持了正增速。但对于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增速仍保持前列,比如东盟、拉丁美洲。此外,对于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了20%。从份额的角度,东盟、欧盟、美国的前三地位仍然牢固。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份额略有扩大,对东盟的出口份有所下降。

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出口的主力。集成电路、通用设备、船舶等商品的出口增速都比较靠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多保持正增。相对而言,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速就“稍弱一筹”,箱包、服装、鞋靴、玩具等商品的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条线索:外需、国内企业的以价换量和贸易争端下的企业抢出口,是看出口景气度能强多久的“关键因素”。

首先,沿海中小企业的景气度较高,来源于海外制造业周期整体处在触底回升的阶段,但在向上的趋势中,目前美国的经济也有反复,要观察回升的幅度和斜率。如果外需的恢复比较顺畅,企业出海、转出口和出口集中度的分散,都可以抵消一定程度的关税影响。PMI的公布时间早于出口,可以领先观测出口景气度。如果沿海中小企业的景气度回落,那出口改善可能就会放缓。

其次,长期需要关注美国大选之后的政策影响和贸易壁垒。如果只以5月的贸易政策的规模来看,影响可能暂时不大。但后续如果贸易政策加码,企业预期变弱,反而可能会造成企业短期抢备货、抢出口,从而推动出口增速的情况。

最后,企业的以价换量,较低的商品价格和成本短期对出口存在支撑。因此,在年底美国大选落地之前,短期出口可能仍有韧性。

本文作者:民生证券陶川团队,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6月出口:三条线索,出口还能强多久?(民生宏观张鑫楠,陶川)》,华尔街见闻有所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