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私募“降费”结果出来了!

郑孝杰
结局令人感慨不已

购买一个私募资管产品,究竟该支付多少的管理费、托管费、买卖手续费?

答案几乎和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一样令人莫衷一是。

但事实是,每当销售市道走入低迷时,私募行业就会涌现出一些“降费”的新鲜案例。

过去一年内,也是私募产品的“降费窗口期”。尽管步骤不如公募产品来的整齐划一,但只要在渠道有新发,部分私募陆续选择了对相关费率做一些调整。

这样的“低费率”产品会给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性价比么?

个别私募净值明显回撤

一家上海中型私募(后简称“G私募”)日前就遇到了净值方面窘境。

第三方信息显示,该公司旗下有个别产品在短短一个月,回撤了27个百分点!直接把持有人“跌懵了”。

而且,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主观私募,虽然管理规模不及50亿元人民币,但其一度是一家知名“券商机构”(外号“券商贵族”)“货架”上的热门产品。

这样的成绩单,当然会引出不少关注和持有人的争议。

半年前曾降费

但其实,这家私募曾经在半年前进行过降费(下调管理费),而且当时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抚投资人的效果。

2024年2月初,G私募向相关产品份额持有人发布如下公告:

经我司研究决定,于2024年2月6日起,将本基金的管理费率由1.5%/年下调至1.125%/年。

这份公告进一步表示:此次管理费下调将直至本基金产品的净值恢复至1.000后(才恢复);

此前放弃计提的管理费将不会追溯。如后期需要恢复合同约定费率将另行通知。

应该说,这家机构当年的“降费诚意”颇为足够。

效果如何?

那么这家私募机构今年启动的管理费下调,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大实惠?

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计算:

一、 管理费缩减0.375%。

如果持有人100万元本金,一年可以省下来3750元。

二、 净值表现。

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12日,相关代表产品年内依然浮亏约25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每100万浮亏25万元左右。

显然,截至最新表现,这家资管产品并没让投资者赚上钱——当然这是短期内的。

券商巨头曾重点推荐

资事堂注意到:此前,G私募曾经获得了一家券商巨头的重点推荐,且当时该券商推介时讲述的业绩亦领先于众多主观多头同行。

换言之,虽然G私募名气“一般”,却有巨头平台为其“呐喊”募资。

这或许与G私募的核心团队成员的经历有关。

相关资料显示:该私募机构的主要创始人早年曾在某家券商自营投资部门任职,而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先后在五家券商担任分析师,公司总经理亦曾担任小型券商的首席战略官。

以团队人员简历而言,这样的已经算豪华了。

但最终结果就如资管产品的风险提示所提及的那样,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

“关键”还是收益

过去一两年,资管机构“降费让利”的消息不绝于耳。

但从实际情况看,简单的降费让利并不能把某些资管产品拉出净值“泥淖”。

相反,部分幅度较大的降费后,部分产品对机构而言成为了“赔本赚吆喝”的产品,反而降低了相关团队对该类产品的投入和专注程度。

根据业内出示的情况,一个资管产品的成本至少包括以下几类:

1、管理团队的人员工资:一个团队管理多个产品的话,相关费用由上述产品分摊;

2、管理机构日常的运营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房租、系统投入(包括自建和购买)公司成员出差调研费用、产品清算和风控支出等;

3、销售费用:只要相关产品不是直接从资管机构处“直销”购买,那么该产品就会产生销售费用,其中一部分由投资者直接支付(以申购费形式),还有部分由管理人支付(尾随佣金)。

4、其他维持公司正常运作的费用。

而且,前述的例子也证明了,对于持有人而言,对利益影响更大的是净值波动。

只有让投资者的产品中长期可以挣钱,挣到合理的回报,才是对投资者权益最大的保护。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