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中报发布了,维持了全年业绩指引不变。
整体感受,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很明显现阶段影响远小于市场悲观预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报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趋势,海外生物医药很明显回暖了。作为行业龙头,药明康德有望大幅受益于行业复苏,并持续保持其行业领先优势。
1、药明康德的2季报,新增订单大超预期
就药明康德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而言,收入环比增长16%达到92.6亿元,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并与康龙化成、凯莱英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保持一致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的环比增速仍高于康龙化成的4.8%-11.2%和凯莱英的小幅增长。
药明康德经调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8.5%来到24.6亿,高于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更好的成本控制。
由于CXO行业特性,在手订单转化为业绩较为可预测,因此这部分基本符合预期。同比而言,第二季度的环比增长已经超越国内同行,展现出龙头企业的韧性。
但是本季度最亮眼的数据,也是最超市场预期的数据来自于新增在手订单金额(剔除新冠业务后)增长33.2%,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人民币431.0亿元。
这一数据令人惊喜,因为即使是最乐观的投资者,在当前生物安全法案影响下,也难以预期超过10%的新增订单金额增长。
根据订单漏斗图显示,
- R(研究服务)订单数量增长7%
- D(开发服务)订单数量增长18%
- M(生产服务)订单数量增长20%
这三部分数量增长均小于金额增长的33%,意味着新增订单仍以"高价大单"为主。
公司表示:“相关订单将在18个月内转化为业绩。同时,有部分客户利用祖父条款签订长期协议,这部分不能满足我们对在手订单的定义,所以并未计入在手订单。”
对于全年业绩,公司进一步表示:今年的业绩指引保持不变,2025年的指引还需关注今年下半年的订单增长情况,将在年报中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关注度最高的TIDES(主要包括用于减重药物的多肽类药物)业务在第二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第二季度末,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47%,服务分子数达288个,同比增长39%。
对于TIDES业务的未来展望,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TIDES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预计2024年增长60%以上,2025年将保持这一增速。
在产能规划方面,公司今年一月份产能为32000L,并表示将继续加大投资,进一步扩大多肽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药明康德披露,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的客户收入达65.9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1.9%。在大客户因通胀削减法案(IRA)影响而重新调整研发管线优先级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展现了公司的业务韧性。
同时,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贡献了可观的增幅。
2、药明康德业绩印证行业复苏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订单超预期增长的不仅仅是药明康德一家。此前披露业绩预告的凯莱英和康龙化成同样给出了超预期的订单增长数据。
康龙化成在业绩预告中披露: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5%以上,其中实验室服务增长10%以上,CDMO增长20-30%,临床研究服务增长10%,大分子CDMO增长10%以上。"
凯莱英在公告中披露:
"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且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环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来自欧美市场客户订单增速超过公司整体订单增速水平。"
特别是凯莱英直接指出欧美客户的订单量超越公司整体增长水平,这印证了海外医药市场的复苏趋势。
根据Jefferies最新一期医药融资数据来看,尽管再融资(FO)拖累了整体环比增长,但第二季度仍实现了35%的同比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上半年,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融资金额同比大幅增长72%。
在美国利率维持高位的同时,生物医药市场融资已逐渐恢复到加息前水平。一旦美国市场在9月实现降息,生物医药市场融资有望进一步提升。
生物医药融资市场的显著复苏也带动了CXO行业的订单量回升。不仅上述三家中国企业订单超预期,海外巨头同样在近期的中报中披露了行业复苏带来的积极订单信号。
LONZA(龙沙)在半年报中表示,由于美欧生物医药市场融资环境改善,公司生物制剂CDMO业务表现超预期(增长2%),公司核心EBITDA超出预期(增长6%)。
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中,龙沙更是乐观地表示,第二季度出现了更多的早期询价,这种询价来源于行业复苏,而非生物安全法案的订单外溢。
“早期阶段的RFP(Request for Proposal,询价请求)需求增长明显。我们认为这更多地归因于生物技术领域的资金状况改善,而非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物技术公司的资金状况明显改善,上半年的资金几乎增长了30%。因此,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龙沙进一步表示,这些资金转化为公司订单需要6-9个月的滞后期。同时,CDMO今年也不会出现降价的情况。
另一家行业巨头IQVIA在2季度也创下了在手订单的历史新高,同时所有前瞻性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到306亿美元(同比增长7.7%,经汇率调整;8.1%,未经汇率调整)。
在对生物科技融资环境改善的表述上,IQVIA与龙沙观点一致。
IQVIA表示:
2024年上半年的生物科技融资额约为700亿美元,几乎等同于整个2023年的总和,这无疑是公司订单增长的积极信号。
然而,IQVIA也指出了医药行业中的另一个趋势:大型制药公司为应对通胀削减法案(IRA)的影响,正在重新调整其项目组合、削减成本支出,并将资金重点投入最具吸引力的项目。
这可能为大型CXO企业带来更多订单机会,外包有望帮助大型制药公司降低成本,但同时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价格竞争。
IQVIA表示将利用AI自动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
赛默飞世尔也在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中表示,
生物科技客户今年上半年一改去年的悲观态度,对资金的信心明显提高,这将转化为赛默飞的早期订单指标,预计下半年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向好。大客户确实在关注供应链弹性问题,希望能够稳定交付产品。
丹纳赫则从产能角度表达了需求还将增加的观点:
市场上的产能,特别是商业生产和临床第三阶段的产能需要增加,长期来看,大型制药公司或CDMO的产能是不足的,我们对设备订单的增长持乐观态度。
3、生物安全法案对不同业务板块影响差异显著
与赛默飞世尔在电话会中表达的相似,在药明康德财报电话会中也表达了大型客户对供应链弹性的关注。
药明康德表示:在生物安全法案背景下,公司第二季度化学业务订单保持增长态势,TIDES和小分子DM依然增长良好,主要原因是客户对高质量合规产能需求保持增长,这也是公司在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竞争优势。
目前来看,Testing和Biology板块主要是价格影响,只有极少部分早期研发受到影响,欧美订单贡献跟以往比例相似,没有特别变化。
影响最严重的是ATU部门(主要涉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也是公司演示材料中说明因为法案影响收入利润不及预期的部分。由于其特殊的产品要求,客户担忧程度最高,新增产品受限最大,目前公司将努力完成在手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话会议结束时,有分析师乐观地询问公司是否会上调今年的指引,这也反映出此前市场极度悲观预期的一些改变。
公司对此的回答是,今年有信心完成全年指引,当年交付覆盖率85%,与往年基本一致。明年的业绩指引将根据下半年订单情况,在年报中披露。
总结
从全球CXO龙头企业的表现来看,行业已经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生物科技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融资环境转好后,预计将在未来18个月内逐渐增加资本开支,这也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其他公司的业绩。
这也是生物医药投资者2024年需要持续关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