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业,有望“反内卷”?

“内卷式恶性竞争”,首次出现于高层会议。

引子

730政治局会议上,再度重申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客观上并不超预期。

然而,本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内卷式恶性竞争”还是第一次出现在高层正式会议中,目前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内卷式竞争现象。

所谓内卷,本质上是供给远大于需求的结果,内卷会导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共吞苦果、共赴深渊。

为什么会出现内卷?哪些行业在内卷?可能的改变方式是什么?

内卷的背景

从定义来看,之所以会产生内卷式竞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产品的附加值有限,可替代性很高。然而要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需要时间,在产业没有完全升级之前,企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吃下更多份额,便主动降价打价格战。

这两年各行各业的内卷式竞争,可以从供需两方面理解。

供应端,过去银行大力支持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低成本资金的刺激下,制造业产能一度过快扩张。产能扩张后,制造业企业陷入囚徒困境。缺乏独家核心技术下,要生存只能相互打价格战,曾经大量的固定投资,如今已是沉默成本。

而需求端这两年大幅走软。受国内就业和收入压力所迫,消费者不得不降低消费水平;房地产下行让“老三样”商品应用场景减少;海外贸易限制增加,又弱化了“新三样”等产品的外需。

然而,企业打价格战、同质化竞争,虽然短期内消费者会获得低价优惠,但消费者价格预期不稳定仍会影响企业订单持续性。

更重要的是,企业打价格战也侵蚀自己利润,导致经营困难甚至停工停产,问题就从企业部门延伸到居民部门,就业率、消费力都会受挫。

而且价格战打到最后,行业内形成垄断,企业定价权在手,最后遭殃的依然是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防内卷即是保护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

哪些行业在内卷?

前文提到,出于消费、地产和贸易壁垒等诸多内外部因素,在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开始内卷。

从利润增速角度,当前中下游制造业整体的盈利压力要大于上游,其中电子、家居、汽车纷纷陷入深度亏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