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会回调至什么位置?

这一轮理财“负反馈”,还有多远?

引子

上周以来,在监管坚决出手、大行卖债、资金面边际收紧的共同驱动下,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回调。

期限上,不光是市场最为担忧的长债,各期限均有5-8bps的上升,其中10年期国债已经反弹至2.25%附近(截止本文)。

当前,市场面临新的关键问题,回调还会持续多久?长债利率真的会“大步流星”地回到央妈的合意区间(2.5%~3%)么?

期限溢价上,长端跌够了?

从构建“健康的收益率曲线”角度出发,目前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已经是倾斜向上的形态,不存在4-5月时曲线上部分期限品种利率倒挂现象,但整体的中枢水平显然更低。

对于短端,1年期国债8月初下至1.44%,脱离短端政策利率走廊。

根据央妈最新制定的利率走廊制定规则,降息后的利率走廊目前为[1.5%,2.2%]。出于对市场预期的重新引导,央妈可能通过适度的流动性投放,让短端回归走廊区间,以此推动整条曲线上移。

对于长端,则通过期限溢价来判断合理性。

当前国债10Y-1Y利差在70bps左右,处于近十年来75%分位数附近,较中枢并无过大偏离。

但基于央妈近期多次发声渲染7天逆回购利率未来的“政策利率”地位,可以以之作为短端利率基准,再次衡量期限利差。

10Y国债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当前利差48bps,处于2016年以来的底部附近,距离长期中位数还有近30bps回升空间。

将这30bps加到当前的10年期国债利率上,就正好契合了央妈口中的“长债利率合理区间”。

国际比较下,利率什么水平合理?

前期文章“十年国债2.5%,够低了吗?”提及:放眼全球,在2011-2020年这十年内,美欧、东亚大部分经济体的长债利率与名义GDP增速都是接近的,偏离较大的国家并不多。

以美国、日本为例,2007年以前的美国和21世纪以前的日本,由于均实行的是正常的货币政策,长期国债利率与名义GDP增速基本相等。

图:美国、日本名义GDP增速与十债利率

然而我国就是长债利率和名义GDP偏离较大的国家之一。

今年二季度,我国名义GDP增速达4.01%,而10Y、30Y国债利率分别仅有2.3%和2.5%的水平。

甚至过去数十年,我国长债利率从未匹配名义增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