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为何不愿房产收储?

价格层面的利益冲突,是核心堵点。

引子

今年“517”地产新政中,人民银行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最多展期4次),以贷款本金的60%发放给21家全国性银行(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银行再贷款给地方国企,用于收储各地未售的新房,并改建成保障性住房。

但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仅仅使用了121亿元,明显低于预期。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进度为何较慢?堵点在哪里?

当供大于求,去库存是必然抓手

首先,收储的思路没有问题。

当库存供大于求,要么刺激需求,要么清理库存,16年棚改的初衷也是如此。

棚改的资金驱动在于“货币化安置”,引导住房需求进入市场,消化市场存量,实现去库存。从资金链角度,棚改是把资金发到居民手中,居民再用安置资金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带动开发商库存去化并完成资金链闭环。资金流向路径为:央行-银行-地方政府-棚改居民-开发商。

这一轮收储的不同点在于资金没有经居民之手。在现房收购环节,地方国企直接与开发商开展交易,城投将现房收购后用作保障房,通过租金或销售回款来偿还贷款。资金流向路径为:央行-银行-地方国企-开发商。

之所以跳过居民这一环,一方面是因为当下居民加杠杆的意愿有限,另方面资金给到居民后,买房还是租房的决定权在于居民。如果居民再去买房,则可能重蹈以往的覆辙,且也不利于我国未来实现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升租金回报的目标。

相比之下,资金给到城投平台,再去定向收购交通区位较好、配套设施齐全的房源,更有助于收购后进行出租。

而5000亿的资金量,其实也不少了。

根据平安证券团队测算:若要实现全国库存去化,让全国现房去化周期回归十年均值,需要资金体量约1.8-3万亿;但若要实现全国35个核心城市90平以下现房,需要资金体量5000-8000亿。

客观而言,核心城市小户型现房用作出租的市场需求要强于大户型,而5000亿的资金或已经能够覆盖这些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