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昱
编辑 | 刘宝丹
前不久,国内最炙手可热的AI独角兽月之暗面,完成了第四轮融资。这轮参投名单中,除了有腾讯外,还有另外一家中国游戏大厂——三七互娱。
面对AI大模型这一历史性机遇,没有人想错过。在月之暗面之前,三七互娱还投资了智谱AI、百川智能。也就是说,“AI新四小龙”中,三七互娱如今已经投资布局了三个。
近日,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刘雨在与华尔街见闻对谈时提到,在2021年制定“元宇宙”投资大方向后,三七互娱投资侧就开始关注AI。2023年以来,因为GPT的“iPhone”时刻,三七互娱更加关注“AI+”,开始大规模地去看AGI(通用人工智能)赛道,到下半年陆续出手。
众所周知,2022年底ChatGPT爆火以来,为了握住这张通往未来的船票,资本市场迎来一股AI投资热潮。
刘雨坦言,三七互娱不会盲目追热点,但去年确实也会担心错过一些好的AI项目,百川、智谱都是去年参股的。不过,今年上半年可以看到产业资本CVC(企业风险投资)热情褪去,对AI的投资数量和金额都在下降。
“从全球 AI融资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AI的融资以应用侧为主,去年该投的大模型它都融到大钱了,其他需要持续融资的,要么因估值太高融不到,要么直接被大厂收编了。国内基本也是这样的趋势。”
刘雨谈到,AI热度降温有两个维度的原因,第一个维度是去年的资本化过快,导致估值增长过快,商业化不匹配,今年就没有办法再让新的投资人进入,可能需要一个新的目标节点;第二个维度,国内仍处于算力和技术追赶状态。
这背后,主要还是AIGC商业化困难的问题。
如今AI投资热潮逐渐褪去,三七互娱态度也变得更谨慎,要从多维度考量AI投资标的。
刘雨指出,首先技术层面要处于领先地位,或者有技术潜力,同时要求团队有持续技术迭代能力;其次,要有更多资本和大厂等能够给予资金和场景支持;最后,除了AGI,三七互娱也看好垂类场景的产品。
跟不少互联网大厂一样,随着行业进入“寒冬”期,三七互娱近年严控对外投资,但保留了对AI等硬科技的高度关注。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2023年以来,在投资侧,三七互娱对AI领域关注会比较多,AI相关项目(算力层、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等等)已经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
三七互娱提供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其投出的11家企业均为硬科技领域公司,包括此芯科技、硅心、智谱、深言、雷鸟等,涉及半导体芯片、AR、AI大模型等行业。
刘雨透露,去年三七互娱对游戏、文娱方面的内容侧投资不多,以文娱科技等硬科技为主,今年也依然会如此。
在投资逻辑上,三七互娱是覆盖C端大文娱的逻辑,全球化战略投资为主,更关注协同业务,关注被投企业与企业应用管线的业务打通等。
在AI大模型浪潮下,三七互娱的投资业务进入了2.0深化阶段。
据刘雨介绍,游戏这一主营业务之外,2018年及之前,三七互娱的投资以内容为导向,聚焦文娱,覆盖了影视、动漫动画、音乐、艺人经纪、教育等各个板块,这是1.0阶段。
2018年之后,三七互娱的投资进入2.0阶段,以科技为导向,更加聚焦文娱科技。从2020年开始,以AI+XR为核心的硬科技开始成为三七互娱对外投资基金层面的主流,到现在成为三七互娱整个对外投资的主流。
在刘雨看来,如今三七互娱之所以聚焦硬科技投资,主要还是依据以下三个维度做出的判断。
第一是以退出为导向,不管是协同发展还是以财务回报的退出为导向,三七互娱都需要看到被投项目的IPO标准,所处行业是否有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可能性。第二,三七互娱要求投资项目能为主营业务赋能;第三,端侧协同,例如XR、智能座舱、机器人等。
AI的机遇,吸引了全球的科技巨头奋不顾身地向前冲,AI时代的微信、抖音随时可能出现。作为上一轮互联网黄金时代的黑马,三七互娱有望抓这一新机遇,在AI商业化的“iPhone时刻”来临之时,实现新的跃升。
以下为华尔街见闻与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刘雨对话节选(经编辑):
问1:作为一个产业资本,相对于传统的VC机构而言,三七互娱在投资趋势上有什么偏向?
刘雨:我们投资业务以2018年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8年之前,属于1.0阶段,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文娱内容上,其中游戏占据了主导地位。除了游戏以外,我们还投了影视、动漫动画、音乐、(艺人)经纪、教育各个板块。而2.0阶段(18年之后),我们以科技为导向,更加聚焦文娱科技。我们希望我们投的科技向的组合,它能够被应用在文娱相关的方向,至少能够覆盖这个方向。
此外,不管是1.0阶段,以游戏、文娱内容为导向的投资,还是2.0阶段,以文娱科技为导向的投资,我们都是覆盖C端大文娱的逻辑。
相比传统VC而言,我们拥有更多的全球化视野,同时结合产业背景把生态打通,尽可能去赋能。
问2、18年之后的投资策略上有没有更细分的阶段划分?
刘雨:从2018年之后,我们更加聚焦文娱科技,后面也开始看到了硬科技。硬件不见得是硬科技的逻辑,但它有科技属性。从2020年投上游的核心技术开始,以AI+XR/硬件入口为核心的硬科技就成为我们基金层面的主流,到现在成为整个对外投资的主流。
(去年咱们是只投了硬科技吗?)
刘雨:去年,我们对内容侧的投资不多,以文娱科技等硬科技为主,今年也是如此。
问3、作为一家传统的游戏研发型企业,三七互娱投资AI领域的目的是什么?
刘雨:我们业务管线早就开始探索应用AI。最早是在营销侧,智能客服侧以及投放侧进行探索,现已实现了AI技术对自身业务的赋能。比如打造了AI大数据算力研运中台“宙斯”中台,“量子”“天机”两大AI投放系统等。
其次,我们在2021年制定“元宇宙”大的投资策略里面,AI就已经在策略板块里面。2021年开始,投资侧开始关注AI,具体考虑AI的投资回报以及投资场景、投资环节。2023年以来,因为GPT的“iPhone时刻”,我们更加关注到“AI+”,开始大规模地去看AGI赛道,在下半年陆续出手。
问4、目前三七互娱如何考量AI投资标的?
刘雨:主要是三个维度。第一,技术层面要处于领先地位或者有技术潜力,同时要有技术持续迭代能力。第二,有更多的资本和大厂能够给予资金和场景的支持。第三,我们看好垂类场景的产品。
问5:投资业务在整个集团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刘雨:首先,(投资)要跟我们C端(呼应)。其次,应用场景要互通,包括下游场景覆盖文娱或者游戏。再者,作为内容侧,我们希望能够在下一代硬件入口端能够形成我们的投资布局或者战略的卡位。因此,我们投了XR。在XR领域以外,我们没有盲目地去投其他可穿戴设备,而是投上游最核心的几个环节。我们认为,目前投资的上游核心环节未来在可穿戴设备都有可能会用到,直接赋能下一代硬件入口,所以我们投“卖铲人”就好了。最后,我们要针对退出来驱动投资,要思考被投项目下一轮或者后期的甚至IPO,能否持续融资以及经营。
问6、为什么2023年来更多聚焦硬科技投资?对其他领域会是什么态度?
刘雨:第一,不管是长远的协同发展,还是财务回报,我们的投资还是以退出为导向。我们都会去考虑被投项目的IPO标准,所处行业是否有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可能性。
第二,投资能为主营业务生态赋能。在存量的主营业务降本增效,或是为增量业务、新的成长极赋能。
第三,端侧协同,端侧和内容侧协同打通。例如XR、智能座舱、机器人等。
问7、现在是不是优先选择会投大模型和大模型应用的公司?
刘雨:目前,AI新四小龙里面,我们已经投资布局了三个。在AGI软件侧,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去投到文生视频、文生图,文生音频等工具侧中To c、to b端的优秀企业。
问8、会更青睐C端还是B端的AI公司?
三七互娱刘雨:C端是我们的优先级。但我们也认同B端的商业逻辑,过去几年,我们看到“AI+”1.0时代有垂类产品盈利的案例。
问9、B端未来的想象空间可能没有C端那么大是吧?
刘雨:是的,需要考虑能不能形成飞轮效应,规模化是B端和C端的差异点。
问10、AI创业公司现阶段面临哪些挑战?
刘雨:目前,国内AI创业公司的商业化场景和技术底层基建相对于海外而言,仍有一定差距。C端的用户的付费意愿是AI公司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持续融资。
第二个挑战是技术迭代(代际差)。如果融资成功,企业的代际差有机会拉平或者拉近一点,如果融资不成功,算力代际差或者模型的代际差就会被拉开。
这两个挑战相互影响,商业化影响资本化,资本化影响到技术底座,而技术底座又会影响商业化。
问11、资本市场对AI行业的态度变化?感觉今年有明显退温,三七互娱怎么看?
刘雨:从全球 AI融资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AI侧的融资以应用侧为主,去年该投的大模型它都融到大钱了,其他需要持续融资的,要么因为估值太高融不到,要么直接被大厂收编了。国内基本也是这样的趋势。
热度降温主要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就是说去年的资本化过快,导致估值增长过快,商业化不匹配。今年就没有办法再让新的投资人进入,可能需要一个新的milestone。第二个维度的话,国内仍处于算力和技术追赶状态。
问12、跟去年相比,三七互娱今年投资AI态度的变化?
刘雨:去年是担心错过AGI(优质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国内产业资本CVC投资的数量和金额都在大幅下降。下半年可以谨慎一些,因为我们要评估投资标的(融资)后续轮。如果行业都在谨慎的时候,后续融资有可能会没法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