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的火热还是反应到了药明合联的财报上。
净利润同比大增175.5%,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105%,超越此前市场悲观预期。
行业β带来增长,但公司也在努力获取更多客户
2024年8月20日晚间,药明合联发布24H1财报,公告期内,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6.6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7.6%。
营收高增长来源于行业β,主要是ADC和泛偶联药物外包需求增长,以及更多项目进入后期开发阶段。
同期,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33.4%,至 5.35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2.1%,较2023年同期提高9.0个百分点。
毛利的增长来源于收入增长,产能爬坡以及成本控制和采购策略优化。
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净利超越市场悲观预期,达到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5%;净利率为29.3%,较2023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增长146.6%,至5.3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率为32.0%,较2023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
净利润增速远超集团收入和业务的增速,主要得益于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及更具成效的成本控制。基于此,集团的净利润率为29.3%,较去年同期提升11.5个百分点。
新增项目和客户数据同样有所突破。
截至报告期末,药明合联全球客户数增至419家,其中2024 年上半年新增客户71家,全球排名前20的大型制药公司,已有13家与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从当期收入占比来看,北美客户占比从去年的37%提升到了今年的49.4%。公司在电话会中认为,全年北美项目占比会在40%以上。
“赋能、跟随和赢得分子”战略成功推动项目持续快速增长,综合项目数增至167个,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签综合项目26个。
对于业绩贡献更大的后期项目(临床II期及III期阶段)数量增至29个,尤其是其中的9个PPQ(生产工艺验证)将有潜力在2024年及以后提交BLA,潜在带来更多获批ADC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电话会中表示,这9个PPQ项目中,包括“赢得分子”的项目(前期开发不在合联,但后期赢得了这个项目)。
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105%,至8.42亿美元,根据订单完成周期计算,将保证未来两年至少大双位数增长。
不过,公司并未给出具体的新签订单来源拆分,也并未给出具体指引,但管理层认为增长趋势还将继续保持,同时公司在CMC阶段的市占率应该是全球最高。
ADC的高景气还在持续
2024年上半年,全球2期临床及以后阶段的ADC/XDC项目超过700个,其中提交BLA(上市申请)的有4个,3期临床超过130个,2期临床540个。尤其是在2期阶段,可以看到更多靶点产品在快速推进,促进ADC外包需求高涨。
此外,IO+ADC的组合疗法也在加速ADC产品的需求。
行业高景气度的一个具象表现在于公司员工招募持续不断,于2024年6月30日,药明合联拥有1,496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同比增加72.2%。
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其员工人数将增加到2000多人。此前年报中的指引到2024年底,员工人数目标为1600-1800人。此次上调员工人数预期,意味着全球ADC的需求还在超预期增长。
药明合联也同样透露ADC的增长是从R-D-M全面的增长。
其中一个细节也反应了行业接下来的趋势,药明合联CEO李锦才表示,虽然全球已经有1年半左右没有新的ADC产品获批,但实际上大量的管线已经来到后期,对M(制造)端的需求已经明显放量,接下来的需求会更加强劲,可能出现产能缺口。
对此,从产能规划方面也能看出,下半年药明合联将会加速资本开支以应对客户需求。
从年初管理层给的指引来看,公司全年的资本开支约为15亿,上半年资本开支5亿,因此下半年将有10亿左右的资本开支。
具体来看,药明合联在无锡基地正在进一步扩大产能,新增的mAb/DS双功能生产线 (BCM2 L2)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生物偶联制剂生产线DP3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
同时,新加坡集团位于新加坡的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3月破土动工,目前顺利推进并预计于2025年末/2026年初投入运营,届时将有800万瓶的偶联制剂产能。
生物安全法案影响不大,目前未看到订单转移
关于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公司在电话会中表示,目前没有看到有客户因为这个原因转单,公司也在持续与客户沟通现状,使客户清楚事件的动态变化。
目前来看,上半年新签订单数量还是在快速上升,尤其是2季度是生物安全法案推出后的完整季度,高增长的新签订单也印证目前影响小。
根据公司公告,上半年集团已完成超过110项来自全球客户的GMP审计,其中包括11项欧盟质量授权人(EU QP)的审计。
此外,公司无锡基地也实现了全球客户交付100%的成功率。高质量的产能和靠谱的交付,将成为公司未来在法案背景下持续获取客户的基础。
药明合联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行业整体增长带来的显著收益,其关键运营指标还呈现出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态势。尽管市场对外部环境的忧虑可能持续存在,但基于公司的实际表现,过度悲观的情绪似乎已不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