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间,有消息称沃尔玛将出售手中1.445亿股京东股票,报价为每股24.85美元至25.85美元,摩根士丹利是这笔交易的委托券商。受此消息影响,8月20日盘后京东美股报收28.19美元,下跌4.57%,京东港股一日跌近10%。
曾经的天作之合在八年后走到了尽头。
双方牵手于2016年6月,当时沃尔玛以1号店为代价获得京东5%股份并达成一系列合作。随后该数字一路攀升至超过10%,截至今年3月31日,沃尔玛仍持有京东9.4%股权。
海外零售巨头、国内电商霸主,这在当时被外界视为天作之合,甚至有沃尔玛员工宣称,“阿里+苏宁+银泰,京东+永辉+沃尔玛,零售行业不会再有后起之秀了。”
可真实的故事是,仅仅3个月后某上海游戏公司旗下电商业务悄然上线,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重塑行业格局。
据《深网》作者向双方相关人士了解,京东方面称股权变动不会影响双方在业务层面的合作,双方仍是彼此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沃尔玛方面则表示京东一直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减持使其能专注于沃尔玛中国与山姆会员商店的中国业务。
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中层管理人员王东(化名)对《深网》作者表示,在某些层面上沃尔玛和京东的合作不会终止也不可能终止,例如山姆和达达,“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电商和线下零售行业密切合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沃尔玛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线下门店与山姆,而京东也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线上平台以及以京东MALL为代表的自营线下平台。”
牵手八年,有头无尾
“狼来了。”沃尔玛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当天,一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如此对作者表示。
双方的缘分开始于2011年,当时沃尔玛想入主京东,但被刘强东拒绝。5年后的一个凌晨,京东以邮件方式宣布和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值得更多期待的故事。
彼时恰逢线上线下结合的高峰期,阿里、京东、苏宁等中国零售行业翘楚纷纷下场,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壮大零售业务,在百货、超市、生鲜、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上进行交锋。
2014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银泰商业,随后又通过两次增持将其收入麾下;次年,阿里战略入股苏宁,推出盒马鲜生;2016年、2017两年,易果生鲜、三江购物、百联、高鑫等又相继进入阿里体系。
显然,京东正面临着来自阿里巴巴和苏宁联手后的强大压力。沃尔玛伸出的援手将为京东带来遍布全国的成熟供应链资源,同时为京东提供当时急缺的线下渠道。另外,与沃尔玛的联盟,也为京东在海外业务上省下不少力气。
当时有评论甚至认为此次投资代表了沃尔玛对京东商业模式的认可。
根据双方当时公布的资料显示,京东和沃尔玛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京东拥有1号商城主要资产,沃尔玛继续经营1号店自营业务,并入驻1号商城;山姆会员商店将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官方旗舰店,并使用京东的仓配一体化物流服务;京东将和沃尔玛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扩大进口产品的丰富度;沃尔玛在中国的实体门店将介入京东旗下的“达达”和“京东到家”(此二业务后来合并),并成为其重点合作伙伴。
这一动作符合沃尔玛曾经提出的战略目标,在大多数国家,这家连锁零售巨头倾向于自己做全渠道建设,而在中国市场,他们则需要当地的业务伙伴进行合作。
王东对作者表示,从双方公布的合作计划来看,与当时零售行业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最简单定义吻合,“沃尔玛通过京东进军线上,京东通过沃尔玛布局线下。”
牵手的最初两年间,双方展现出了合作的诚意:2017年,沃尔玛与京东首度达成“三通”合作,即线上线下用户群体打通、线上线下门店互相渗透、部分库存商品共享;2018年,该合作被升级,库存打通亦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但双方的合作并未再度深入。
被寄予厚望的1号店业务几乎毫无声量,以双方在中国市场的体量而言,京东更像是沃尔玛的一个线上分销渠道。而在京东与阿里巴巴、拼多多的连番大战中,作为主要盟友兼股东的沃尔玛也并未有所表现。
中国市场,山姆续命
上世纪五十年代,山姆沃尔顿在美国开办一家杂货店,一年后他把杂货店盈利的近五万美元进行再次投资,整修店容以及购买更多品类的商品。
赚钱、再投资、再扩张,这样的连锁模式成了日后沃尔玛乃至全球线下传统零售发展的核心逻辑:20世纪70年代末,沃尔玛分店达二百七十六家;20世纪80年代末,沃尔玛已经拥有自己的一千四百零二家分店。
1995年,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将这种大卖场模式引入中国,一年后沃尔玛也进入中国市场。
此时,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海外零售巨头们还是中国企业高山仰止的对象,从大洋彼岸传回的每一个新鲜创意都能引发模仿狂潮。
但雄心勃勃的沃尔玛很快在中国的线上业务布局中栽了跟头,尽管其曾试图以收购1号店的方式来缩小与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之间的差距,可收效甚微。
最终沃尔玛收敛起在线上业务中的野心,将1号店转卖给京东的同时,在电商方面的尝试也交托到合作伙伴手上。
时过境迁,随着中国线下零售业务受到强烈挑战,沃尔玛选择了新的应对方案。
近年来频繁关闭并收缩传统卖场业务,据不完全统计,沃尔玛在2022年关闭了21家门店,2023年减少了26家,今年上半年又关闭了12家。这意味着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关掉了近60家大卖场门店。
与之相对,更受中国消费市场关注的山姆会员店成为沃尔玛在线下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目前山姆在国内已有48家门店,去年总营收超过800亿元。
同时,山姆仍在加快开店速度,有消息沃尔玛中国计划未来每年都有6到7家新门店开业。
山姆极速扩张的背后,隐藏着沃尔玛在中国的线上新野心。有数据显示,山姆中国线上销售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幅达到29%,占总销售比重已达50%左右,而整个沃尔玛中国电商的渗透率已达到48%。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疫情期间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两万亿刺激法案,这笔巨款演变成汹涌的个人消费,从而推动美国线下零售业业绩巨增。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今年3月,沃尔玛股价飙升,2024财年沃尔玛更是营收6481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但在刚刚过去的2025财年上半年中,沃尔玛尽管营收仍处上升态势,但归母净利润仅上升0.4%,总现金流更是录得负10.56亿美元。
显然,无论是重新争夺中国电商还是抓紧机会在美国零售市场淘金,沃尔玛都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
放弃关系若即若离的盟友,换回一笔高昂现金,对于沃尔玛来说,这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京东向左,阿里向右
沃尔玛抛出京东股票后,引发市场波动。8月21日,港股京东集团早盘盘中甚至一度大跌12%。午间,京东作出回应,称已耗资约3.9亿美元回购股票,并已充分使用此前批准的30亿美元股票回购限额。
随后京东集团股价有所回暖,截至收盘,报收102.4港元,下跌8.73%。
不过对于京东来说,比起股价最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失去沃尔玛这个盟友之后,线下业务是否依然重要?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近年来线下零售业务正处低谷。以京东另一个盟友以及国内超市领军者永辉为例,其从2021年开始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数字分别为39.4亿元、27.6亿元、13.3亿元;扎根湖南本土的步步高也不遑多让,三年间分别亏损1.8亿元、25.4亿元、18.9亿元,仅2022年的亏损额就超过2008年上市以来的所有盈利。
除了沃尔玛外,家乐福、永辉、联华超市、大润发都在纷纷关店,家乐福从2020年年底超200家到现在的41家。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有超30家商超、140家门店宣布歇业。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旗下银泰、高鑫零售、盒马均传出被出售的消息,蔡崇信更是在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直言,阿里退出传统实体零售业务是合理的,只是时间早晚。
但京东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答案:继续拥抱实体零售。
去年,京东成立创新零售部,恢复生鲜超市七鲜拓展,同时不断扩大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等大店业态的辐射范围。
今年4月,京东旗下首家折扣超市华冠折扣超市也于北京开业。当时京东曾明确表示,未来将把此作为样板,积极拓展更多相关业态。
今年5月,京东MALL首家一线城市门店进入试营业并正式开业。据京东方面消息显示,今年京东还会新开10家京东MALL,目标是一线城市广州和北京。
一位业内人士对作者表示,阿里放弃线下,京东拥抱线下的核心原因是双方的品类不同,“阿里的品类以服饰日常百货为主,这类商品相对电商化程度较高。而京东品类则以家电、3C等产品为主,这些品类更加重视线下体验。”
几天前,京东集团刚刚发布2024年二季度及中期业绩,二季度收入达到2914亿元人民币,上半年收入达到5514亿元人民币,均继续保持增长;另外,二季度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到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0%,净利润率首次达到5.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本文作者:孙宏超,本文来源:腾讯深网,原文标题:《沃尔玛减持京东背后:尘归尘、土归土 | 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