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勄如:马与艺术的魅力 (一)

2024/25年度香港赛马会马季开幕,入场人次逾4.7万,内地游客创纪录。马文化在中国蓬勃发展,画马名家如韩干、郎世宁、徐悲鸿影响深远。马象征力量、自由、忠诚,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传承马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光辉。

《见闻生活家》是由华尔街见闻出品的人文类电子杂志,编辑团队坐落于上海、香港及海外地区,内容聚焦泛财经、科技、文化、生活方式与艺术等主题。

2024/25年度香港赛马会马季已于9月8日在沙田马场开锣,当日马埸上人山人海, 入场人次逾4.7万人, 较上季开锣日多逾万人次,创新冠疫情后开锣日的新高,但仍未回复疫情前达六七万人次水平;内地游客人数则破历来赛马日纪录,有逾7100人。10场赛事投注额接近13.3亿元,按年升8.6%。

对于现今国人对各类马匹竞赛活动的热爱, 使得新时代的马产业例如养育马匹, 国际赛马, 奥运马术运动得以在中国及香港蓬勃发展。

千百年来,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象征自由奔放, 忠诚勇敢,生命力强,繁荣富贵 ,潇洒热情。 引申可以象征着昌盛发达, 勇敢征服。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勇往直前的一个典型物象。

中华马文化经久不衰,历代也出现了许多画马名家,如唐代的韩干、宋代李公麟、元代的赵孟俯、清代郎世宁,现代则有徐悲鸿。我们尝试列举历史上最经典以及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以及马与艺术的魅力…

韩干(约706年—783年)

他是唐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马大家,影响后世深远。韩干画马的特色, 被人形容为”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调习之能,逸异并至,骨力追风,毛彩照地,不可名状”的“木槽马”,饶具一种肥壮高骏的相貌和富贵闲适气息,就成了他画的马独有的特质。

韩干《牧马图》

此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为册页,绢本,高27.5厘米,宽34.1厘米,浅设色画法。图中绘画黑白二匹马,并辔比鞍,一头戴幞头的虬髯奚官,手执缰鞭,骑在白马上,缓缓而行。人马画法笔线纤细遒劲,勾画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墨染精微烘托的身影,更显得神采生动;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有力,使得人物呈现雄赳赳的气概,整个画面也充溢着力道的美感, 展現著大唐盛世的子民在強大國威下,所涵育出的自信和自在。画幅有北宋徽宗题署“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钤盖“御书”“睿思东阁”等印;另外有“南唐御府藏”“集贤院御书印”“九龄图籍”“柬室珍玩”“韩世能印”“项元汴印”等官私收藏玺印,说明是件自南唐以降历代内府、民间收藏过的名迹。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意大利米兰人. 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历康、雍、干三朝,从事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他以马的画作而闻名。朗世宁的画作融合了西方的透视法和中国的传统审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在视觉上既有西方的生动又不失东方的韵味。他将透视法、光影处理等西方绘画技巧引入中国,並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对后来的中国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绘画技法的多元化发展。

郎世宁《百骏图》

郎世宁1728年完成的长卷《百骏图》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幅画的具体尺寸为 长约 7.76 米,宽约 9.45 米是一幅大型的卷轴画, 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百骏图》故而思意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 展现了马的多样性。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 亦生动地展现了马的活力与力量。作品完美融合了西方的绘画技法与中国的传统审美,构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反映了清代宫廷艺术的多元化。马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自由和忠诚,朗世宁通过这幅作品传达了对马的敬畏与赞美。这些背景因素共同塑造了《百骏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其成为清代宫廷艺术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中国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悲鸿 (1895 - 1953)

到了20世纪,画马的艺术家首推徐悲鸿。徐悲鸿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及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他下笔时能做到“全马在胸”,笔墨酣畅。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奔马图》

徐悲鸿最具影响力的画作应该算是《奔马图》,此画作于1941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如同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监于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华马文化,恰似一股奔腾不息的洪流,贯穿历史,连接古今,是民族血脉中的重要构成。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让中华马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辉。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