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非银,10年国债利率狂下3bp!240017至2.04,2400102至2.16!

交易圈
华泰证券认为,10月财政发力的可能性还不能排除,长债追涨的性价比不高,推荐存单和5-7年利率债,降准降息等落地后,可以考虑兑现部分长端利率获利并防范后续扰动。

周六(14日),虽然交易所不开市,但银行间市场情绪依然高涨,现券利率加速下探。

截止周六(14日)发稿,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10年国债活跃券240017收益率下行3BP至2.04%(46笔成交);240011收益率下行2.4BP至2.04%(48笔成交)

30年国债活跃券2400102收益率下行1.7bp至2.1610%。(53笔成交);24特别国债2400004收益率下行3.2bp至2.185%(48笔成交)

交易量小,但收益率下的不小.....

CNEX数据显示,保险和基金为主要买入力量,银行则为主要卖出力量。

再来来看看昨晚央行公布的社融情况:

受政府信贷支撑,中国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均大幅回升,金融“挤水分”效应持续,M1货币供应继续回落,M1-M2增速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qeubee汇总多家机构观点认为,尽管8月信贷社融规模略好于预期,但结构仍需优化,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

具体来看,8月末:

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持平前值;

8月M1货币供应同比下降7.3%,较7月6.6%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

1-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3万亿元人民币;1-8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88万亿元。

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当前社融和M2的增速已进入稳定期,预计随着前期支持性宏观政策的发力见效以及新谋划政策的落地生根,下一阶段社融和M2增速将逐步进入平稳反弹阶段。广发宏观郭磊团队认为,8月社融总量略超预期,可能对应着在二季度以来稳增长需要有所上升的背景下,金融条件边际有所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对数据进行了解读。央行表示,8月份数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三是利率在低位水平继续下行。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认为,此次央行的解读,一方面避免市场对数据过度解读,传递货币政策稳增长稳预期的态度。另一方面也预示着降准大概率将落地,而降息可能视8-9月经济数据与美联储操作决定。

社融结构仍需优化,还需政策发力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指出,从社融结构、M1等指标来看,目前融资偏弱的状况仍待实质性改变。9月13日央行负责人解读8月金融数据时指出“加大调控力度,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逆周期政策仍是后续关键,潜在的政策空间包括降准、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扩大对收储的政策支持,以及一线城市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继续调整。

华泰证券研究所认为,8月新增社融主要由政府债与票据融资拉动,而企业和居民贷款均同比少增,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这意味着稳增长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力。“我们预计9-10月可能是政策宽松的‘窗口期’,而美联储降息或为央行9月开始进一步降息打开空间。”

华泰证券固收研究认为,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很难仅靠货币政策解决,货币面临传导机制等难题,在企业、居民等加杠杆意愿不强情况下,财政发力必不可少,十月份仍可以继续关注。

国盛证券熊园团队也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小、需求不足是核心约束,全年“保5%”仍需政策加码。具体到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大概率会再降准降息,也很可能会调降存量房贷利率。

短期看,有4点关注:一是短期可能的降准降息;二是美联储降息节奏;三是财政加码后,宽信用推进情况、挖掘机等实物工作量形成情况;四是稳地产可能的增量政策,包括可能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核心城市可能的进一步放松(取消限购/取消普宅和非普宅区别)、收储规模也可能扩大等。

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后续可根据经济运行、金融市场和宏观调控取向的需要,适时实施降准。此外,在本月下旬的操作中,可引导MLF利率进一步下行。

若降准降息落地,建议兑现部分长端获利

短期债市仍处于顺势状态,我们认为降准和存量按揭调降的概率升高,人大常委会未提及财政工具。存量按揭如果调降,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大,存款利率也有下行要求,对债市偏正面。”华泰证券固收研究表示。

但该机构同时警告,2.0-2.1%赔率已经较低,同业存单能否打开空间很关键,10月财政发力的可能性还不能排除,长债追涨的性价比不高,推荐存单和5-7年利率债,降准降息等落地后,可以考虑兑现部分长端利率获利并防范后续扰动。”华泰证券固收研究表示。

文章来源:交易圈,原文标题:《“偷袭”非银,10年国债利率狂下3bp!240017至2.04,2400102至2.1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