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师课 重磅来袭!立即订阅
以下为11月13日华尔街见闻对话民生证券吕伟老师的实录:
为什么说本轮AI行情和2012年很像?有哪些异同?
吕伟:上一轮TMT行业的大行情是在2013到2015年之间。它有几个方向的变化:从2010年到2012年,我们称之为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时期。但实际上在2012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特别是智能手机产业链,像苹果产业链在2010年到2012年就已经非常强势,这是终端基础设施层面。因此,2012年出现了很多苹果产业链的牛股,涨幅比较高。到了2013到2015年,基础设施方面,2013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超过了50%。2013年当年,像手游这些应用开始爆发,包括后来的互联网金融等:
从大的应用方向来看,计算机行业非常看重政府的投资周期,因为接近一半的公司都是ToG或者与政府相关,或者与民生相关的金融、教育等领域,实际上都依赖于政府投资。在2010到2012年期间,有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直到2012年底,4万亿投资后续开始转向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方面,
从2012年开始,计算机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如一些智慧城市公司,都变得非常强势。到了2013到2015年,随着应用预期和风险偏好的提升,这些做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公司开始讲数据运营、互联网+,整体估值开始强劲驱动。再加上2014年开始鼓励并购重组,他们通过并购也在增强自己的业绩,所以整个基本面和预期的提升形成了当年非常大的行情,三年内交易指数涨了很多。
而这一次的情况非常相似。首先,这一轮的技术趋势实际上是AI的技术算力。所以在这一轮行情开始启动前,算力已经走强了接近两年的时间--这与当时的苹果产业链技术趋势非常相似。
其次,从计算机行业角度来看,前两年因为担心财政问题,政府的相对投资较少。现在的情况与当时4万亿投资剩下的钱去投智慧城市类似,但有所不同,这次化债一开始其实很多,因为他们不会再去投已经比较饱和的基建,很多地方在恢复之后,更多的投资会去向医疗医保的信息技术设施、算力的信息技术设施,包括教育的信息技术设施等,尤其是政务IT要最先完成。它类似于整个行业里面的券商或金融一样,所以在这些方向我们会看到最近他们的报表,有的公司可能三季度就开始出现订单回正。
“AI+”>“移动互联网+”,本轮来势更汹?
吕伟:由于这次可能会与AI+结合,其想象空间比以往更大。上一轮移动互联网主要解决了信息效率问题,而这次许多行业的人力成本可能会大幅下降,因为计算机行业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即员工。一旦收入恢复,其带来的弹性可能比预期更大。以编程行业为例,大型模型已经能够完成许多程序员的工作,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技术成本,即编程人员的成本。
AI应用有望进入拐点?
吕伟:后面更大的机会和最大的弹性肯定都在应用层面,特别是在AI应用层面。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会更多地关注AI应用。
从国产的角度来看,国内也面临着国产替代的需求,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我们的算力自主可控变得非常关键。实际上,最近包括台积电对7nm技术的限制都是针对我们AI算力的核心。因此,我们需要从0到1地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国产AI芯片崛起的一个重要投资机会。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过去的算力主要投入相当于是训练,而在推理层面可能现在面临一个拐点。无论是英伟达还是国内的AI算力芯片,他们的推理芯片需求量是否到了一个拐点。其次需要关注的是哪些大厂对AI推理芯片的采购量会比较多,我们往往需要关注这些大厂的应用,如它们的应用是否面临用户数的爆发,或者应用开始兴起,这是明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确定性机会。
华尔街见闻特邀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吕伟、百亿私募和谐汇一研究部TMT组组长凌晨推出大师课「寻找下一个“英伟达”」,一堂课理解AI全产业链投资机会。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