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抛出万站换电蓝图

寻找更多可能。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十年前,受困于更换效率低下以及成本高企,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舍弃了换电,将特斯拉补能体系重心放在了快充上。此后,换电站重资产的模式,也让车企望之却步,除了蔚来,甚少有人在这个领域大资金投入。

建设成本、电池规格标准化等难题,成为阻碍换电站普及的难点。而宁德时代则下决心,要解决掉这些难题。 

12月18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少见地出现在了自家发布会上,为巧克力换电生态站台。他也毫不掩饰宁德时代要在换电领域加速布局的野心,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 

按照宁德时代的规划,其在2025年会自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同时将进军港澳;中期规划中,它将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建站点1万个;更长远的,则是通过社会共建,最终让巧克力换电站规模达到3万个。

抛出万站换电蓝图,是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意图推出标准化的电池产品,铺开换电网络新基建,让更多车企、金融机构等等合作伙伴加入,形成完整的换电生态。 

宁德时代也深知,这不是个易事。曾毓群坦言,换电是一个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链条复杂。这需要进一步推动推动换电迈进标准化时代,让更多合作伙伴共建换电生态。

发布会现场,曾毓群宣布,参考加油站92#和95#汽油,宁德时代推出20#和25#两种标准化巧克力换电块。

两种标准型号电池块分别适配A0级和A/B级车,都配有磷酸铁锂、三元两个电量版本。宁德时代时代电服CEO杨峻介绍,20#换电块磷酸铁锂版本配电42度,对应续航里程400公里;三元版本为52度电,可续航500公里;25#换电块磷酸铁锂可配电56度,续航500公里;三元版本配电70度电,可续航600公里。 

并且曾毓群承诺,宁德时代未来所有电池新技术,都将应用于巧克力换电车型。

解决电池标准化问题后,宁德时代认为,这可以让换电车型开发成本大幅降低,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半年以上。 

杨峻强调,标准化并不会导致同质化。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方案,车企合作伙伴则发挥智能化、个性化优势。

宁德时代推出的换电方案效率确实很高,官方宣称的是100s换电,而在现场,华尔街见闻看到部分演示车型的换电可以来到80s左右,这已远超目前同尺寸电池块快充补能方案的补能时间。

使用成本上,宁德时代也首先向市场推出“磷酸铁锂版”换电电池租赁价格,月租价格369元-599元不等。并且用户还可自由选择升级电池,或者买断或者回购电池。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和长安、广汽、北汽、五菱和一汽等车企官宣合作,推出了十款车型,并从今年年底开始陆续上市,几乎接下来每个季度都有新车型推向市场。 

当然,目前选购换电车型的用户,大多是考虑网约车用途,单月出行里程在4000-5000公里以上。如何通过车型产品、电池包月方案上的创新,适应更加家庭化的场景,打消用户购车时的偏见,是进一步推动换电模式普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除了车企,此次宁德时代还宣布了与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打通换电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打消消费者的用车、换车顾虑。比如,中国人保等保险公司会提供专业电池保险,把电池保费从2000降到了500元;招银金租等金融机构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目前的整车金融方案,变为车身金融方案,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

这会让对购车成本敏感的主流市场消费者,能够以一个更低门槛购入车辆。也是在技术创新之外,在商业模式上的进一步创新。宁德时代方面透露,目前已与30家企业共签订10.75万块电池订阅。

曾毓群表示,换电是一种复合型的创新,是一种基于用户要求,对新能源产品的重构。也是把钥匙,为每个消费者提供更经济、更便捷、更安全和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换电,也是宁德时代打开自己全新未来的一把钥匙。

短短13年时间,宁德时代乘着新能源东风,快速崛起、市值超万亿,成为目前中国少数在国际新能源产业链里拥有话语权的重要供应商。但它也深知,要想站稳、站久,需要在新能源时代里走得更远,要在技术、商业模式上都有持续的创新。

按照中信证券的预计,在目前的投资成本下,单个乘用车换电站盈亏平衡点是每天服务约60辆车。

这也意味着,随着电池投资成本下降、换电车型增多,换电站运营经济性也会随之提升。 

未来,随着3万个储充换一体的换电站落成,这等同于有了3万个分布式储能单元,总共可吞吐3360万度电。加上服务的车辆上装配的电池,一个庞大的储能网络,由此构成。宁德时代可通过调度“大脑”云平台,让这些储能单位,连接电网、园区光伏,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电网调用。

宁德时代也能在当前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等标签之外,又多上“电池资产运营者”,甚至成为“未来能源运营商”。宁德时代也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寻找自己全新的未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