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距离ChatGPT在全球掀起AI大模型热潮已经过去两年,在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追赶后,字节开始在应用端崭露头角。
根据AI产品榜近日数据,字节旗下AI助手“豆包”11月月活已达5998万,仅次于ChatGPT,在国内排第一,全球第二,而且豆包还在快速增长,增速接近20%。此外,AI内容平台“即梦”凭借超过60%的月活增速位居全球第五,该应用5月才刚上线,月活已超千万。
这只是字节AI产品矩阵的两个代表性应用。作为“超级APP工厂”,字节几乎每月都有新产品上线,截至目前,字节的AI产品涵盖了聊天机器人、虚拟角色、社交、图片、工具等,应用数量超过20个。
这背后,字节AI在经历两年多的追赶后,已经快速拉近了和Open AI的距离,并成为全球All In AI力度最大的科技巨头之一。
目前,字节AI布局涵盖了模型、平台、应用和硬件,字节推出了涵盖多模态的豆包大模型家族,还有火山引擎和扣子两个平台对B端提供服务。基于此,字节推出了豆包、即梦等应用,还将AI应用到耳机等硬件上。
过去一年,字节在基础模型方面进展快速。5月,字节首次公布豆包大模型家族,一口气推出通用模型pro、通用模型lite、角色扮演模型、语音合成模型、语音识别模型等模型。12月,字节发布视觉理解模型,向多模态迈出关键一步。
以豆包·通用模型pro为例,据火山引擎总裁谭待介绍,“豆包pro已经全面对齐GPT-4o,在部分复杂场景中,效果表现更好,且价格只有后者八分之一。”
2022年底,ChatGPT一夜之间火遍全球,在全球范围内掀起AI大模型热潮。如今,AI大模型的竞赛重点,随着AI技术增长曲线由陡峭趋于平缓,逐渐向商业化转移,字节成为探索AI商业化的旗手。
商业化的前提是深化应用,字节正在推动AI大模型加速落地。谭待表示,“5月模型日均tokens 1200亿,7月涨到5000亿,9月涨到1.3万亿,截至12月15日,豆包大模型的日均tokens突破了4万亿,7个月里增长超过33倍。”
尤其是和企业生产力相关的场景,据谭待介绍,豆包模型在信息处理场景,最近3个月的调用量增长了39倍,在硬件终端场景,豆包增长了13倍。苹果也正在和字节等公司洽谈,意在将后者的AI模型整合到中国版iPhone中。
未来AI大模型会像水电煤等基础设施一样的存在,低价才能加快应用。字节在5月和12月的模型发布上分别宣布,主力模型豆包Pro 32k模型定价比行业降低99.3%,豆包视觉理解模型比行业平均价格降低85%。
谭待透露,视觉理解模型3厘/千tokens的价格,字节仍然能有合理的毛利。“对于2B业务,如果毛利是负的,规模越大亏损越多,商业模式不成立。能做到这个价格是模型技术、工程、软硬件结合能力的体现。”
字节在商业化方面已经有了积极信号,除了将豆包大模型应用到抖音电商、飞书、剪映、番茄小说等自身业务场景,字节还具备To C硬件产品的优势,而且这是一条被验证的商业模式。
10月,字节发布了首款 AI 智能体耳机Ola Friend,用户无需打开手机,便能通过语音唤起豆包进行对话。中秋,火山引擎一款给客户的玩具“显眼包”悄然走热,它主打聊天式情感陪伴,一经推出便奇货可居。
华尔街见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找豆包合作的玩具公司特别多,将模型植入玩具可能会催生一波毛绒玩具潮。据观察,扣子已经联合苏珀尔、猫王音响、启明云端等公司研发相关产品。
字节也在为商业化做准备。华尔街见闻获悉,字节计划25年斥资70亿美元投入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芯片,将在AI芯片、数据中心以及包括海底电缆在内的其他硬件上投入超过 200 亿美元。对此,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回应称,“这个报道数字不准确。”
不过,挑战也不容小觑,AI大模型仍处于快速迭代中,对手们都在努力。继Sora之后,谷歌刚刚发布了最新的视频生成模型 Veo 2 和图像生成模型 Imagen 3;国内方面,快手、智谱、爱诗科技都在加码视频生成产品。
美东时间12月31日凌晨3点,Sam Altman公布了2025年Open AI即将发布的技术产品,包括:AGI、Agents(智能体)、更好的GPT-4o升级版、更好的Sora等。字节能否继续拉近和Open AI这个领头羊的距离,仍存未知。
Open AI已经给出了商业化目标,即2029年实现千亿美元收入。国内AI独角兽智谱也在快速推进商业化,2024年智谱商业化收入增长超过100% ,平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150倍。
此外,人才竞争已然是AI大模型领域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虽然字节引进了前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负责人周畅、Google原VideoPoet项目负责人蒋路等人,但也有很多人离开字节,比如,剪映技术负责人王学智和产品负责人张逍然。
新的技术会带来行业格局大洗牌,历史不断在重复这一教训,面对奔驰而来的AI时代,字节要想守住互联网新王的地位,并实现进一步全球化,接下来能否迈过商业化这个考验,会是2025年最重要的一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