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壳月余,4单北交所项目迟迟未获受理之谜

部分项目年收入已超20亿

上市项目从申报上市到获得交易所受理挂网,并不容易。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虽然部分新三板公司已于2024年12月底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截至2025年2月10日仍未获得受理。

这涉及不少于4家公司,分别是江苏金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红股份”)、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烽光电”)、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英集团”)和无锡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海科技”)。

部分公司的收入已达数十亿元的规模。例如双英集团2023年收入已经达到22.05亿元,在北交所平均水平之上——目前26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2023年收入中位数为3.72亿元。

据信风(ID:TradeWind01)从接近新烽光电、双英集团人士处获悉,主因在于递交上市申请的时间有所延迟,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上市受理的节奏,目前这两家公司仍在等待交易所受理。

卡壳受理环节

一直以来,6月、12月都是境内上市申报受理的小高潮。

这主要与财务基准日有关。拟上市企业的申报基准日只能是每个季度的最后一天。而财务有效期为“6+3”,即6个月有效期,并且可以申请延长不超过3个月。

“以12月31日作为基准日,一般是在6月底前申报上市,申报的时候就是完整的3年数据,6月末之前申报不用加期,这可以减轻财务核查等工作压力。”一位北京的投行人士解释称,“但有时候因为赶不及1231的财务基准日,但又想赶紧完成递表,所以有的企业也会以630作为申报基准日,这就需要在年末之前完成申报。”

受到沪深IPO节奏放缓的影响,2024年的6月和12月获受理的项目“凤毛麟角”。

2024年6月、12月,沪深受理的IPO项目数分别仅为2家、6家。

相比之下,北交所的上市受理项目数量较为可观,2024年12月达到32家。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项目迟迟未能进入受理环节。

金红股份、新烽光电、双英集团和卓海科技4家新三板公司在2024年12月向北交所递交申请,但迄今为止仍未获得受理。

部分公司的申报历程简直是“生死时速”。

2024年12月31日,湖北证监局完成对新烽光电的上市辅导验收,同日其便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年底项目多,申报就是比较赶,但是这个项目确实是在推进中,目前还在排队等待受理。”接近新烽光电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同样在2024年12月31日递交上市申请的卓海科技情况略有不同。

虽然早在2024年12月24日江苏证监局就完成对卓海科技的上市辅导验收,但直至当年的12月27日其才拿到6名股东的自愿限售承诺。

但这或许与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对限售承诺前期准备的“不完整”有关。

根据北交所相关上市规则,发行人申报前12个月通过增资或股份转让产生新股东、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亲属以及上市前直接持有10%以上股东等相关主体均须做出股份限售承诺。

早在2024年11月29日,卓海科技就发布限售承诺的公告——实控人、亲属、高管等均已经做出了限售承诺。

但在彼时这份公告中,卓海科技的新股东却未被列为限售承诺人。

直至2024年12月26日,卓海科技才集齐了6名新股东的限售承诺,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自愿限售登记。

这或多或少拖慢了卓海科技的申报进程。

双英集团则于2024年12月23日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迄今仍未获得受理。

“因为公司在递交材料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及时,然后年前IPO申报的项目也比较多,所以中间一环稍微拖一下就会影响整个受理进度。”接近双英集团的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表示。

前述种种情况对于各方或许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IPO申报时还是要高效应对,一环扣一环,有时候拖着拖着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南方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前途未卜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卓海科技和金红股份的业绩均有所下滑。

作为一家二手半导体设备厂商,卓海科技主要业务是修复被外国厂商淘汰的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后进行二次销售。

作为晶圆加工环节的重要生产设备,前道量检测设备则可用于测量、缺陷检测等场景。

2024年上半年,卓海科技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0.1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5.64%、74.75%。

据卓海科技解释,主因在于前道量检测设备系高度精密设备,其生产、验收周期较长,验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下半年业绩已经有回暖的迹象。

2024年第三季度,卓海科技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199.57%、161.43%。

不过卓海科技的上市之旅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

2022年6月,卓海科技曾向创业板发起冲刺,但最终遭到深交所上市委的否决。

一方面是因为在当前鼓励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背景下,卓海科技的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另一方面,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卓海科技的业绩可持续性存疑。

金红股份主要从事天然磨料、钛原料等材料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石榴石砂、金红石及副产品机制砂等。

其中,主要收入源自石榴石砂,可应用于材料切割、表面处理等。2024年上半年创收0.9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已超8成。

同期,金红股份的石榴石砂产品出口数量为3.27万吨,其出口的天然石榴石砂数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比例已达到33.83%。

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营业成本的上涨侵蚀了金红股份的利润。

2024年上半年,金红股份的收入仅同比增长了1.64%,但营业成本同比涨幅高达15.43%,这拖累了净利表现,同期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下滑了13.24%。

与前述2家公司相比,新烽光电、双英集团的业绩增势显著。

新烽光电主要提供水系统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实时监测水环境的现状和变化等。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0.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7.96%、183.37%。

双英集团主要向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公司提供汽车座椅等产品,收入已经足具规模。

2021年至2023年,双英集团的收入分别为18.74亿元、20.51亿元和22.0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0.24亿元、0.72亿元和1.08亿元。

如此收入规模在已上市的北交所公司中亦是亮眼的存在。Wind数据显示,目前上市的264家北交所公司中,仅有15家公司的2023年收入超过20亿元。

这4家公司能否如愿获得受理,市场翘首以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