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新年伊始,“新茶饮第三股”古茗成功登陆港交所,拉开了新一轮茶饮企业上市潮。
2月12日,古茗初入资本市场,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0港元,定于位于招股区间顶部。不过,古茗股价在前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6.44%、1.51%,未能打破新式茶饮品牌“破发魔咒”。
中国食口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资本市场更多的是看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后劲,买的是商业的未来,古茗以三四五线市场为主,并不是一个全国品牌,造成品牌力是不足,渠道力欠缺,破发在预料之中。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新式茶饮品牌的热情并不高。2021年,“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成功上市,2024年,茶百道也登陆港交所,但这两家企业均上市即破发,尤其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奈雪的茶,股价较上市初期跌幅超90%。
背靠腾讯和美团,古茗顶价开盘固然体现了自身实力,但破发也意味着,古茗还需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以获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支持。
自2010年在浙江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古茗通过地域加密策略推动门店网络扩张,并构建了庞大的加盟商网络。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门店网络涵盖9001家门店,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35.0%,并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扩展至9778家门店。
根据招股书,2023年,古茗GMV为192亿元,较2022年增加37.2%。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古茗GMV为1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0.4%,增长率超过其他前十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的大多数。
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均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古茗IPO正好处于行业换挡的关键节点。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中国现制饮品市场GMV为5175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5%,市场预计2024年到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6.7%。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茶百道、沪上阿姨、喜茶等茶饮品牌已经开始放缓拓店步伐。2月10日,喜茶宣布暂停事业合伙申请,公司认为,在产品品牌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扩大规模,不是真实需求。
古茗的优势在于深耕下沉市场,并拥有行业规模领先的冷链仓配体系。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古茗由仓到店的平均配送成本占GMV约0.9%,古茗97%的门店可以实现“两日一配”冷链覆盖。
在古茗近万家门店中,80%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乡镇门店占比高达40%,是中国下沉市场覆盖率最高的茶饮品牌。通过“地域加密”策略,古茗在浙江、福建等核心省份实现单省超500家门店的密集覆盖。
这也让古茗有相对可观的增长空间。德邦证券认为,古茗专注于行业预期增长最快的二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3年尚未达到关键规模的中国内地省份合共占整体现制茶饮店市场的48%,仍具备充足的拓展空间。
但下沉市场已经成为茶饮品牌集中布局的重点,古茗无疑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相比一线核心城市,下沉市场在茶饮定价方面,天花板较低。
同时,市场竞争已经开始影响古茗的加盟商,其加盟商流失率已从2021年的6.2%升至2024年的11.7%,古茗2024年的门店扩张数量仅为601家。
古茗显然也知道问题所在,公司决定将IPO募资所得18.13亿用于以下用途,即提升业务管理和门店运营的数字化,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加强对加盟商的支持,公司还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研发能力。
接下来,资本市场还将迎来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两个茶饮品牌,据了解,蜜雪冰城计划2月底建簿,3月初正式挂牌,IPO募资在5亿至10亿美元。
经过14年的发展后,古茗终于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不过,要想在激烈的茶饮赛道持续突出,古茗还需要亮出更多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