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4日,港股市场再度大涨,截至13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06%;成分股方面,快手、京东、小米、腾讯涨超4%,阿里巴巴、携程涨超2%。25年开年以来恒生科技已经涨超17%,领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
【行情解读:港股近期为何飙涨?】
第一,DeepSeek引发全球科技变革,恒生科技迎来估值修复。2023年和2024年时美股科技大年,在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美股科技代表指数纳斯达克连续两年实现了超过25%以上的增长。但美股科技的火爆行情并没有映射到港股和A股,核心原因在于在过去的行业逻辑之下,要训练出性能完备的大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和GPU支持,因此我国AI在发展过程中受制于美国高端算力。但DeepSeek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行业底层逻辑,中国大模型不仅在性能上基本追平海外第一梯队,并且成本上更具优势。春节后,国内科技公司陆续接入DeepSeek,AI商业化应用落地有望加速。恒生科技汇聚了中国众多互联网大厂,阿里、百度、腾讯等都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深耕,均有望持续受益。
第二,特朗普关税政策相对温和,港股市场弹性优势凸显。港股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其表现受到全球流动性、地缘政治以及投资者情绪的显著影响。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
据新华社2月2日报道,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比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天弘基金认为本次特朗普加征关税对恒生科技影响有限;一方面,2017年港股市场经历了大幅上涨,2018年美联储处于加息周期,港股回撤压力较大,而当前港股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且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市场环境与18年大不相同;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预计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涉及多轮谈判和调整,一次性冲击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我们对于港股市场后续的走势更有信心。
第三,恒生科技性价比仍在,资金持续流入。受益于政策利好、AI产业催化和长久以来的低估值,恒生科技相较于其他海外资产的投资性价比更高。25年以来,南向资金和海外对冲基金持续加仓港股,主推了本轮恒生科技的大幅上涨。
【操作建议:如何布局港股行情?】
从历史角度来看,港股科技依然是个高度波动的资产,短期快速大幅上涨,或存在回调的需求;但长期来看,受益于国内AI突破、商业化应用快速落地、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以及中国资产相对吸引力的提升,恒生科技的配置价值已不可同日而语,港股在2025年虽然面临波动但在估值和盈利的推动下有望估值修复。今年的投资主线或依旧是AI相关板块,从云侧到端侧,从硬件算力到应用场景,也许已经开启一个时代的投资主题。
如想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可支付宝搜索天弘恒生科技指数(C类份额:012349;A类份额:012348)。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主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基金,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外,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上述提及个股均为指数成分股,仅作展示,不做个股推荐。恒生科技指数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涨跌为:18.70%(2024)、-8.83%(2023)、-27.19%(2022)、-32.70%(2021)、78.7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