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局全球金融市场便复杂多变,AI热潮、“棘手”通胀......轮番冲击市场。
在高盛S&T交易员William Hosbein的观察中,2025年前一个半月,美国国债收益率超预期上升、股市对资金流向和季节性因素的过度依赖、以及对通胀持续性的担忧,AI领域竞争加剧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挑战的图景。
高盛观察指出:
-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降息周期预期,也对股市估值构成了压力,并引发了对消费者借贷的担忧。
- 与此同时,股市对资金流向和季节性因素的过度依赖,使得年初的资金流入未能像往常一样推动市场上涨。
- 此外,一份强劲的非农就业报告(增加了3.5个标准差),以及投资者对潜在关税政策的持续担忧,使得市场情绪持续紧张。
- 尽管如此,高盛的AI篮子(GSTMTAIP)在1月份仍实现了5%的涨幅,主要股指也录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对于美股后续走势,高盛进一步指出,周三的CPI数据再次提醒市场,“高利率将持续更长时间”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当前美股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利率变化的速度,而不是绝对水平。如果要推动估值扩张和小盘股的复苏,利率需要显著下降。如果大盘股表现不佳,且高利率继续拖累小盘股,市场很难持续上涨。
AI热潮的延续与分化
高盛表示,尽管美股市场整体表现出谨慎情绪,AI领域的热潮仍在延续,但走势出现了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如GOOGL、AMZN、AAPL、MSFT、TSLA、AMD在发布财报后股价均出现下跌。
相比之下,高盛AI软件篮子(GSTMTAIS)中的股票平均涨幅为4.5%,而GSTMTMEG篮子中的股票平均跌幅为3%。
这或许预示着AI领域正在经历一个周期转换,资金可能正在流向AI应用的下一阶段。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META的股价连续上涨19天,显示出市场对该公司在AI领域布局的认可。
“棘手”的通胀
美国1月份的核心通胀环比增长0.446%,3个月年化增长率从3.1%上升至3.8%,6个月年化增长率从3.2%上升至3.7%。高盛交易员认为,这些数据表明,通胀问题并非暂时现象,而可能具有一定的“粘性”。
高盛外汇研究主管Mike Cahill指出:
尽管通胀数据的小幅超预期主要由少数几个类别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1月份的通胀数据是“真实”的,汽车保险和新费用等领域的上涨表明,通胀的传导效应仍在持续,企业仍具有一定的定价权。
中国市场在AI驱动下反弹
今年以来,中国ADR的表现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历史第二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DeepSeek的突然崛起,以及近期显示中国略有起色的通胀数据。
资金流向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KWEB(追踪中国科技股的ETF)本月流入1.01亿美元,有望创下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此外,上周对冲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的速度达到了4个月来的最快水平。
高盛认为,AI相关新闻的增多表明,中国正积极向世界展示其在AI领域的实力。高盛预测,中国企业将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重点强调其在AI领域的雄心、能力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