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股强劲开局,二十五年来首次逼近历史新高(距新高还有20个基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欧洲银行股年初至今的回报率均达到两位数,超过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
如今,在特朗普政策意外催化下,全球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欧洲资产价值。高盛认为,随着美国市场在“特朗普效应”下波动加剧,投资者开始寻找更具稳定性和增长潜力的市场,而欧洲正成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
高盛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Mark Wilson在最新文章中指出,当前市场对美国和欧洲存在两大认知差:
其一,过度强调美国科技霸权,忽视欧洲在高端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隐形冠军集群;
其二,低估了能源自主带来的产业链重构机遇。欧盟碳关税(CBAM)全面实施后,本土绿色钢铁企业成本优势将扩大至30%以上,这解释了安赛乐米塔尔股价年内上涨26%的背后逻辑。
特朗普的“意外礼物”
Wilson在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一直以来都主张“美国优先”,但近期的市场表现显示,他的议程可能正在为欧洲股市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动力。欧洲斯托克50指数年初至今回报率超15%,德国DAX指数更跑赢同期纳斯达克表现。
首先,特朗普的政策预期正在推动全球资本重新配置。随着美国市场在“特朗普效应”下波动加剧,投资者开始寻找更具稳定性和增长潜力的市场,而欧洲正成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
其次,在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市场关注点已从军事对抗转向能源格局重塑。特朗普近期与普京的接触引发连锁反应,根据高盛测算,若俄罗斯天然气恢复经乌克兰输送,欧洲天然气库存补充速度将提升40%,远期气价可能下修15-50%。
这一预期不仅缓解了欧洲能源危机的压力,也为欧洲化工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过去两周,乌克兰重建概念交易量突破15亿美元,创下历史峰值。
能源成本预期下修带来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欧洲化工行业经历过去两年35%的产能收缩后(彭博数据),当前平均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82%。巴斯夫、拜耳等龙头企业股价自年初累计上涨22%,远超市场预期。
高盛还认为,相对于美国,欧洲存在较大的“价值洼地”。
尽管欧洲斯托克指数三年累计回报率与标普500持平,但其成份股平均市净率仍比美股低38%。这种错位在特定领域尤为显著:欧洲银行板块动态市盈率7.2倍,较美国同业低45%,但ROE差距已从2022年的6.3个百分点收窄至2.1个百分点。
这种估值差催生了独特的"跨市场套利"机会。以制药巨头阿斯利康为例,其美国存托凭证估值较伦敦主板溢价达22%,类似情况覆盖67%的泛欧龙头企业。贝莱德欧洲股票主管指出:"当企业基本面趋同而估值差超过15%,资本就会启动再平衡机制。"当前欧洲股市市值/GDP比率仅为78%,显著低于美国的158%,为长线资金提供了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