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爆表,全球市场“因祸得福”?美银Hartnett:特朗普“软肋”暴露

美银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指出,美国通胀火爆,这表明未来几个月特朗普在关税和移民问题上必须“小打小闹”,而不是“大动作”,以避免引发第二波通胀。

在持续上升的通胀压力下,美国CPI在近期再创新高。

在市场担忧通胀卷土重来之际,美银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却指出,这一"热辣"的通胀数据实际上可能令债券和股票市场"因祸得福"。

这是因为,美国CPI的持续上升为特朗普带来了政策上的“软肋”。未来几个月特朗普在关税和移民问题上必须“小打小闹”,而不是“大动作”,以避免引发第二波通胀。

“特朗普必须采取小规模的关税及移民政策,以避免引发第二波通胀。”

与此同时,Hartnett分析指出,尽管美联储面临通胀加剧的挑战,但其政策的非对称性(降息速度快于加息)及缺乏通胀可信度,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显得更加复杂。

通胀升温,市场"因祸得福"?

在持续上升的通胀压力下,美国CPI在近期再创新高,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1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超出市场预期。Hartnett认为,这一"热辣"的通胀数据实际上可能是债券和股票市场的"福音"。

他指出,CPI在过去3-6个月的平均月涨幅为0.3-0.4%,未来6个月美国CPI同比将趋向4%。未来几个月特朗普在关税和移民问题上必须“小打小闹”,而不是“大动作”,以避免引发第二波通胀。而这一局面可能有利于缓解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升级的担忧。

全球贸易格局:相互依存下的微妙平衡

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同样令人担忧。根据最新数据,美国预算赤字在过去四个月内猛增25%,达到8400亿美元,这显示出政府支出确实在加速增长。Hartnett分析指出,尽管美联储面临通胀加剧的挑战,但其政策的非对称性(降息速度快于加息)及缺乏通胀可信度,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显得更加复杂。

随着政府预算逐渐扩张,市场开始担忧有关大规模支出的政策。Hartnett认为:

“国会可能会采用两个和解法案,而非一个,这降低了大幅削减国防开支的可能性。”

Hartnett继续看好他此前提出的BIG投资策略:

  1. 债券(Bonds):他认为5%可能是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多年高点"。短期内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至4%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2. 国际(International):Hartnett看好2025年国际股票市场,认为这本质上是押注全球制造业周期的复苏。他指出,中国科技股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自1月20日以来上涨22%,远超美国Mag7。
  3. 黄金(Gold):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并在周五创下远高于2900美元的历史新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