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只名为恒生互联网的ETF,成为了当天唯一日成交过一百亿元的偏股ETF。
这是最近三个交易日内,两度有港股基金摘得日成交最高纪录(破百亿元成交)。
这或许是港股基金彻底摆脱此前“颓废形象”的标志性动作。
回溯往昔的2021和2022年,尽管当年基金市场里有个提法: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但最终这些气势澎湃的口号沦为笑谈。
那一年,不少重仓港股通的基金,收益率垫在全行业最底层。此后两年,再和有关的基金经理提及那一年,脸色都是一阵阵“悔不当初”。
但今年,情形已大不相同。
随便扫描一下年内涨幅前列的基金,一些涨幅靠前的基金,很重要的收益来源是港股标的。港股的恒生科技指数甚至大幅超越内地宽基指数——十个百分点以上。
这一次,港股真的会成为基金经理们的业绩“良药”吗?
因港股而“贵”
因港股而“贵”的基金,今年还不少。
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年初以来涨幅接近32%,跻身全市场公募基金前5强(截至2月14日,wind)。
以2024年4季报的重仓股组合观察,翟相栋在今年里对组合贡献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W、金山云、汉得信息。
而小米集团-W、金山云都是港股。
细细研究该基金4季报可以发现,该基金十大重仓股里有五个港股,全部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约46.44%,十分接近契约上限。
只要翟相栋没有大幅调整仓位,港股在他管理的该基金的业绩表现中显然会起到突出作用。
越超配,越绩优
类似的情况还有,王贵重、赵钰管理的嘉实前沿科技。该基金年初以来涨幅超过25.3%,跻身全市场主动公募基金前20强。
从4季报重仓股看,该基金持仓的小米集团-W、纳芯微、小鹏汽车-W都很可能为组合提供了明显的贡献。
其中尤其是小米集团-W,今年表现相当强势。
4季报显示,该基金港股配置约6成。
这显然是,充分利用了该基金契约中港股通标的可占基金资产的0-95%的条款优势。
港股“牛股”多源自内地
那么,这一轮港股资产的“扬眉吐气”,究竟是哪些个股引领的?
答案是,多数还是扎根国内的公司。
比如,去年上市的老铺黄金,比如盲盒概念股泡泡玛特,比如成功转型新能车制造的小米集团。以及AI代表公司金山云等。
其中涨幅靠前的如老铺黄金等,年内涨幅超过104%。
黄金消费升温
2025年初以来,“黄金新消费”公司老铺黄金涨幅达到约104.4%。
老铺黄金是去年上市的港股新股,主打黄金高端饰品制造,号称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与非遗工艺,率先在市场上推广古法黄金。
它初上市时估值还不贵,但已经引起了外部非常热烈的关注,上市第一天即大涨70%。
不过,当天的70%仅仅是开始。
此后更是连续暴涨,截至2月中旬,该公司的股价已经最高达到了495港股每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有15只基金重仓老铺黄金——数量少于外界预期。
这其中,包括张萍、王璐管理的银华品质消费,吴远怡管理的广发价值核心、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周文波管理的富国消费精选30,夏钦、贾雅楠管理的财通均衡优选一年持有,焦巍、秦锋管理的银华富利精选持有老铺黄金占净值比超过5%。
这一轮行情会有多久
对于重仓持有港股的基金经理而言,未来港股的走势更加牵动人心。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近23.7%,恒生指数涨幅近12.8%,成为国内主流指数中领涨的指数(截至2月14日)。
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实际上,2024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在小幅调整之后,2025年1月中以来显著拉升。
2月13日盘中,恒生科技指数创2022年2月下旬以来新高。但是,盘中又由涨转跌。牵动投资者的心弦。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更加强势。
这一轮,行情会走到哪里?
本轮行情是“重估牛”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许向真则提出,本轮港股上涨主要原因,一是对年关下跌的修复(汇率贬值、以及由此带来的以港币计价的盈利预测被动下行),二是春节前后科技主题点燃市场情绪。
与2024年自上而下的“政策牛”有别,本轮行情更多是产业和企业层面的“重估牛”。如果悲观叙事被扭转,中国科技核心资产仍有很大空间;但短期面临过快上涨后的节奏问题(本轮上涨后中国科技核心资产2024年累计涨幅已超过美国科技七姐妹)。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认为,开年至今,“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备受关注,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缘于两点,一则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则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事实上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同时,“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此外,空头平仓亦贡献了港股上涨动力。资金流向的结构上看,科技类资产受到了内外资的一致青睐,尤其前者流入幅度更显著。
短期维度内,他判断港股“躁动行情”将延续,以情绪扩张(有透支但并未极端)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
国泰君安国际研究部分析师认为, 3月重要会议政策预期的支撑与海外关税政策预期的改善令港股市场上涨,DeepSeek在AI领域的突破成为本轮行情启动的重要导火索。从中期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基本面和防范化解风险,港股底部有支撑,产业主线或逐步明朗,并将逐渐逆转悲观谨慎的态度。海外利率逐步下降仍然是确定的趋势,压制港股市场的力量将逐渐缓解。
刘晨明:SAC 执证号:S0260524020001
许向真:SAC 执证号:S0260524030005
张弛:SAC 执证号:S1130523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