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看BAT:“超配”腾讯,“看好”阿里云,“担忧”百度搜索

大摩表示,随着AI模型训练、推理成本的降低,腾讯、阿里、百度都将受到利好。由于市场的焦点正在从大模型能力转向AI应用和变现,大摩给予腾讯超配评级,阿里最近的股价反弹已经反应了其云计算业务的上行潜力,而百度的核心搜索业务可能会受生成式AI冲击,面临变现风险。

自1月底DeepSeek发布R1模型以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约20%。随着这个“国产模型之光”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大摩重新刷新了对中国BAT三巨头的看法。

2月16日,摩根士丹利策略分析师Gary Yu及其团队发布报告称,随着AI模型训练、推理成本的降低,腾讯、阿里、百度都将受到利好。

三家公司中,大摩最看好腾讯,其次是阿里巴巴。大摩维持了对阿里和百度的“持平”(EW)评级,但非常看好阿里的高端云计算业务,同时对百度搜索业务面临干扰和变现风险感到担忧。

具体来看,腾讯仍然是大摩的首选,大摩预计腾讯在2C AI应用领域的突破将推动股价上涨。

大摩表示,自“DeepSeek”模型发布以来,腾讯股价上涨了22%,落后于阿里巴巴的40%。但是,随着市场将焦点从大规模语言模型(LLM)的能力(有利于阿里巴巴)转向AI应用和变现(有利于腾讯),这一趋势可能会发生反转。

大摩补充道,目前,腾讯已经从AI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中受益,后续在中国,2C(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市场)可能会领先于2B(针对企业的市场)。

大摩对阿里巴巴保持“持平”评级,但看好阿里巴巴的高端云计算业务。

大摩表示,尽管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和领先的开源LLM开发者受益于近期的AI趋势,但阿里最近的股价反弹已经考虑了其云计算业务的上行潜力。

在基础情景下,大摩估计阿里云计算收入将在2026/27财年增长18%,达到1630亿人民币(约合210亿美元),到2027财年云计算价值为640亿美元(约合每股28美元)。

在乐观情景下,大摩估计阿里云计算收入将在2026/27财年增长20%/25%,达到1790亿人民币(约合230亿美元),到2027财年云计算价值为930亿美元(约合每股40美元)。

至于百度,大摩同样保持“持平”评级。大摩认为,尽管百度拥有AI战略上的先发优势,但其核心搜索业务可能会被生成式AI干扰,还面临变现风险,毕竟,来自腾讯和字节的竞争日益激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