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重大转向:不再看空MSCI中国指数,中国股市发生“结构性质变”

大摩中国策略团队表示,中国股市终于发生了结构性的质变,这让人比去年9月的反弹更加确信,MSCI中国指数近期表现的改善能够持续。有观点指出,大摩这次评级上调是一个大转向,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可能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华尔街唱多大军又添一员!大摩转向看多中国股市,预计MSCI中国指数有望再涨4%。

周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Laura Wang领衔的中国策略团队发文表示,不再看跌中国股市,改持更乐观的观点,预计在技术突破的推动下,中国股市的涨势将更可持续。

报告表示,中国股市(尤其是离岸市场)终于发生了结构性的质变,这让人比去年9月的反弹更加确信,MSCI中国指数近期表现的改善能够持续。

此前,大摩一直对中国股票持谨慎态度。有观点指出,大摩此次上调评级是一个大转向,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可能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使在10月份,当中国的货币刺激举措引发股市大涨时,摩根士丹利几乎不改其志——只是缩减了其低配仓位。

三大因素推动中国市场“结构性质变”

大摩认为,有三大因素正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向。

首先是政策信号明确转向。报告表示,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强烈信号。政策面从“rectification(整改)”到“revitalization(振兴)”的转变,将显著降低中国股票的风险溢价。历史上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成功扭转了市场情绪。

二是从地缘政治格局来看,特朗普政府提出的“reciprocal tariffs(对等关税)”政策削弱了部分市场担忧,同时乌克兰局势也出现缓和迹象,这些都有利于中国资产的风险重估。

最后一点,要得益于科技突破重塑信心。报告称,DeepSeek的异军突起证明中国在AI竞争中仍具备领先实力,成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引发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对中国科技股的估值。

报告总结称,展望后市,A股市场在科技股方面具有更广泛的选择,且外资持股比例处于历史低位,这为市场提供了潜在的上升空间。而离岸市场在短期内有望表现更强,这主要是得益于其在科技和股东回报方面的优势。

MSCI中国指数的ROE见底,年内仍有4%的上涨空间

报告表示,MSCI中国指数的ROE低点已过,预计到2026年底将超过12%,与新兴市场11.9%的ROE持平。

大摩认为,ROE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企业自救与股东回报:企业通过成本控制、股票回购和提高分红收益率来提升股东回报。自2020年以来,MSCI中国的分红收益率从1.4%上升至2.5%,股票回购收益率也显著增加。

市场结构变化:离岸中国市场的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受宏观经济和通缩影响较大的行业权重下降,而科技和股东回报较高的行业权重上升。

估值方面,报告预计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体系将发生结构性向上调整,12个月远期市盈率将从2022年以来的8-10倍升至10-12倍。

报告中,大摩将MSCI中国指数到2025年底的目标价从63上调至77,这意味着该指数较周三收盘价还有约4%的上涨空间。值得注意的是,MSCI中国指数本月初已进入牛市区间,此次目标价的上调进一步体现了该行对中国股市持续上涨的信心。

华尔街投行相继唱多中国股市

大摩的转向并非孤例。随着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冲击全球市场,华尔街多家投行近期都对中国股市持更为积极的看法。

在18日发布的研报中,美银直接把DeepSeek比作2014年的阿里巴巴,认为它能“重塑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吸引“数千亿外资”回流,使中国市场从“交易型市场”转向“可投资市场”。

早些时候,高盛也发布报告称,DeepSeek引发了对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投资中国股市需要参照全新的AI投资框架。

高盛预计,广泛采用AI将在未来十年内每年提升中国企业每股收益(EPS)2.5%,改善的增长前景和可能的信心提升或许可以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流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