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召开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简称“GDC”)上,人形机器人风头正劲。
业界“顶流”宇树科技带着Unitree Go2四足机器狗、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参展,表演起了“人形机器人‘遛狗’”等节目,斩获全场关注。
宇树科技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四足机器狗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人形机器人则主要面向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在宇树的硬件基础上,通过调整机器人的感知运动算法来进行二次开发。
此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英伟达等企业和研究机构便基于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发布了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算法、框架,使得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大幅提升,从而完成投篮、胯下运球等复杂动作。
多款机器人亮相上海
同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也来到了GDC现场,旗下四足机器人表演起了“后空翻”。
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展馆开辟出了一块绿荫地,数个人形机器人分为红、蓝两队,踢起了足球赛。
这是矩阵超智花132天自研的MATRIX-1,现场观众正争相与其挥手、打招呼。从外形来看,MATRIX-1的设计自成一派:身高1.8米——这在人形机器人族群里属于“大高个”;通体雪白,全身的“钢筋铁骨”被新型复合材料包裹;全身拥有77个自由度,其中髋关节3个自由度、颈部4个自由度。
之所以如此设计,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称,从安全性考量,复合材料有效避免零部件裸露带来的风险,保障人机交互安全;从工程技术角度,复合材料攻克了柔韧性、抗拉伸、耐候性等难题,实现结构与材料的创新;外观上,类人皮肤触感与温度感知能力,使其更具亲和力,易于被用户接受。
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星海图,带来了“用户体验感”很强的具身智能本体。机器人可以同步模仿观众的手部动作,并拾起桌上物品。
此外,智元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开普特机器人等上海本体厂商几乎悉数到场,在GDC一展技术实力。
打造开放生态
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开源成为一大关键词。
开源是指将软件、硬件等项目的源代码、设计资料等向公众开放,以此打破信息壁垒,让其他参与主体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避免重复劳动,并提高创新效率。
宇树科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宇树科技也有开源相关动作。2024年11月,宇树科技宣布,为了推进全球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开源G1人形机器人操作数据集,适配多种开源方案。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海正在加速推进开源、开放,打造“最懂开发者的城市”。今年1月,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沪启用,首期已部署超百台异构机器人。该训练场旨在实现人形机器人数据的规模化收集和生产,为开发一个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提供关键支撑。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在去年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让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可以在“青龙”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不用重复“造轮子”。
国地中心还上线了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借此汇聚顶尖人才来讨论和研究共性技术,同时积累技术进展。业内人士介绍,在开源社区,开发者还可以就道德伦理规范等问题展开讨论,更容易形成共识。开源之后,产业链的大脑、小脑、本体等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集聚在社区,加速行业融合。
本文作者:孙小程,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宇树科技,“闪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