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当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下半场的深水区,广汽也拿出黑科技,要从市场的激战中,杀出来。
3月18日晚间,广汽发布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ADiGO PILOT智驾系统也升级为ADiGO GSD,并按照算力、功能分成了五个层级。同时,广汽三大自主品牌也有了不同定位,昊铂定位为智驾引领者,传祺、埃安定位为智驾普及者。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毫不客气地说,“L2的赛道已过于拥挤,真正的战场在L3/L4。”在他看来,2025年或成为推进L3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元年。
广汽昊铂品牌焕新后的首款产品昊铂HL是当晚的另一主角,广汽将一系列的硬核配置上车,剑指问界M9、理想L8等热门车型。
广汽集团品牌营销本部负责人黄永强表示,广汽集团对昊铂的支持“不设上限”。从中可以看到,广汽试图通过昊铂在高端市场发力,以昊铂HL为支点,撬动消费者对“技术普惠”的认知,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广汽技术实力集中展示,更是其向外界释放的明确信号——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行业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广汽通过“智能化总攻”与“体系化改革”,发起一场面向未来的冲锋。
技术平权
广汽的“星灵智行”行动计划,本质是一场覆盖全产品线的技术普惠运动。其核心目标是将高阶智驾从“高端专属”变为“全民标配”。
冯兴亚宣布,广汽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并正式赋予中文名为“星灵智行”。
在产品上,广汽与吉利等友商一样,选择算力分层策略。推出覆盖70-2000 TOPS算力的五档智驾方案(G100至G1000),适配从传祺到昊铂的全系车型,形成“基础辅助-高阶自动驾驶”的完整矩阵。
按照广汽方面规划,今年四季度,其将启动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上市。2026年初推进L4规模化运营,2027年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产品。这一时间表比多数车企提前1-2年,尤其是L4前装量产车的下线,直接将竞争维度从“功能实现”提升至“商业模式验证”。
冯兴亚认为,在2027年,广汽整个产品的智驾水平会跃升一个新高度,走在全球领先行列,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定位上,昊铂定位“智驾引领者”,全系标配城区NDA;传祺与埃安作为“普及者”,主流车型搭载高阶智驾。这一策略既保障技术下探,又巩固高端市场壁垒。
为让用户敢用,广汽还提出,提供智驾险保障。300万保额为行业最高,覆盖L3级智驾事故。
以发布会上预售的昊铂HL为例。昊铂HL产品总经理邱俊杰表示,昊铂HL就搭载了广汽星灵智行ADiGO GSD高阶智驾,采用端到端AI大模型算法,数据处理效率更高、决策能力更接近人的驾驶习惯、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更强,而且还可以不断学习进化,目前这台车已经具备了自动过收费站ETC闸机的能力,智驾的连贯性和易用性大大提高,日常通勤出行95%以上场景可以轻松应对。
并且,广汽还联合合作伙伴,在昊铂HL上搭载了军工级夜视系统。在这款名为“暗夜之瞳”的夜视系统上,通过AI成像引擎实现0.01lux微光全彩成像,夜间AEB识别距离达150米,较行业平均的50米大幅提升,进而提升行驶的安全性。
在用户使用频繁的泊车场景上,尽管昊铂HL是一款5126*1990*1750mm的大型SUV,但也能实现极窄车位(车身 + 0.5m)精准泊入。
动力版本方面,昊铂HL分为纯电版、增程版。纯电版可实现750km续航(CLTC)+800V 5C超充,增程版则350km纯电续航+1200km综合续航,匮电油耗6.7L/100km。
广汽集团品牌营销本部负责人黄永强认为,从中国的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目前客户增换购增强,使得中国BC级车型,也就是中高端的车辆增换购进入黄金时代。今年预测会到600万辆。
对昊铂而言,中高端市场的扩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广汽也需要高品位和高端的形象立足全球市场。
冯兴亚表示,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走在前面。这种领先性提供了塑造豪华品牌的可能性,提供了产品在全球竞争的可能性,这点是非常好的机会。广汽也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战略突围
通过昊铂在高端市场拼刺刀,以及把星灵智行作为是广汽冲向智能化的矛尖,广汽用一套组合拳杀回来了。
这场冲锋的背后,是广汽自2024年启动“番禺行动”改革后的厚积薄发。
冯兴亚在媒体会上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番禺行动核心就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关键一点是强自主,把自主做强,不但自主的可以增长,而且自主的技术也可以反哺合资公司。
去年,广汽将总部从广州CBD迁至番禺汽车城,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统管传祺、埃安、昊铂三大品牌市场端,研发体系实行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改革,目的就是打通从产品定义、开发到上市的全流程,推动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冯兴亚透露,改革在各项领域发挥作用。采购方面,建立共同采购和共享中心,今年采购成本降低幅度超过10%;产品开发、共享产品开发平台,通过不同的设计满足不同人群。
他认为,番禺行动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不管产品开发、财务共享、物流共享、制造体系都在显示出它的优势。
产品方面的变革非常明显。去年下半年,埃安霸王龙(第二代AION V)、埃安RT两款车型最先将配备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普及到15万级。今年四季度,广汽还计划量产并上市销售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2026年量产上市节奏还会提速,推出更多的L3自动驾驶产品。
冯兴亚强调,广汽未来三年会有22款新产品,今年是广汽自主品牌的产品大年,不光是产品大年,而且还是提供强有力价格竞争力的大年。
在技术上,广汽也给出一揽子规划。L4无人驾驶领域,广汽和滴滴自动驾驶合作的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的业内首款L4无人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将在今年内下线交付。2027年,广汽将正式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无人驾驶车型。
广汽的野心不止于汽车。在飞行汽车领域,广汽孵化品牌高域GOVY推出AirCar(垂直起降)和AirJet(复合翼)两款产品,计划2025年完成适航认证,构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计划进入主机厂生产线开展整机示范应用。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借此,广汽形成了全场景、立体化出行网络。从星灵智行的技术普惠,到昊铂HL的生态卡位,广汽正以一套“自上而下”的战略组合拳,重新定义智能化竞争规则。这场冲锋不仅是产品的较量,更是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实验。
想要完成这场蜕变并不容易,从组织重构到技术突围,从品牌焕新到生态扩张,每一步都考验着战略定力与执行效率。
冯兴亚让广汽“2027年跻身全球智驾第一阵营”的宣言,既是对外宣战的号角,亦是内部倒逼的军令状。在中国汽车产业重塑全球行业格局的变革当中,广汽也希望成为未来全球智能汽车的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