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大佬同台竞技,债基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吗?

米舟
2月规模下降的债基,能迎来转机吗?

2024年是价值投资风格的大年,但是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小年”。

股市随春一起回暖,债券市场却陷于波动,连带着债券基金也稍显落寞了些。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股基、混合基、货基、QDII规模均有所增长,然而债基规模与1月底相比,却下降了2074亿元,为6.35万亿元。

不过,债基近期似乎又开始有所动作。未来一周(3月31日至4月3日),17只新发基金即将上市。其中,债基占据6席,各家派出的基金经理不乏固守老将。

从发行时间来看,除了6只在周一(3月31日)发行,其余11只都集中在周二(4月1日)。

债基又“蠢蠢欲动”

根据东方财富网目前的统计,下周发行的17只基金中,指基有9只,仍是大头。不过,债基的数量增加至6只,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股基和FOF各有1只。

6只债券基金中,一半是混合一级,长债基金有2只,混合二级1只。

来自Choice的数据,纯债债基指数今年来平均回报率为-0.32%,债市波动的影响不小。

相比之下,混合一级债基可以部分投资于可转债、新股申购等,混合二级债基还可以部分投资于股票,更加灵活,今年来的收益也相对较好。

Choice混合一级指数、混合二级指数今年来平均回报率分别为0.06%,1.02%。

下周债基的基金经理中,有长期专注于纯债基金的固收专才,去年开始转战混合债基;也有老将,继续扎根长债。

纯债专才“长情”不再

来自中欧基金的陈凯杨,是中国较早的一批固收专才。超过11年的累计任职时间内,他管理的基金大部分是债基,还有极少的货币基金和混合偏债。

他从债券交易员起家,在深发展银行和博时基金共计有5年交易员经历,而后逐渐转型为基金经理,扎根在固收板块,尤其是债基领域。

2023年9月进入中欧基金后,他分别管理了1只混合一级债基和混合二级债基(A、C合计)。

这次推出的中欧稳航90天持有债券,又是1只混合一级。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陈凯杨在老东家博时基金期间,管理的基金几乎都是纯债的长债基金。曾管理过七十只左右的基金中,非纯债只有个位数。

不过,在管理的近一年时间里,陈凯杨的业绩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稳定在同类排名前列。但他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并不大,只有5.70亿。

进入中欧基金之后,这种风格细微转变的原因,会达到何种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作为老将陈凯杨还是值得信任的。

固收老将起伏有点大

另一边的国投瑞银也派出了一名老将,坐镇新推出的长债基金——国投瑞银恒信债券。基金经理李达夫,累计任职时间超过12年,现任固定收益部部门总经理。

这也是一位固守老将了。在国投瑞银短暂担任基金经理后,李达夫于2012年跳槽至大成基金担任基金经理,4年后,他又重新跳回到老东家。

早期,他管理的基金类型主要是货币基金,2023年后,他陆续卸任了管理的货基,专注于债基和少量混合型基金。

目前,他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174.05亿元。

从管理基金的过往表现来看,不同基金的表现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相当严重,不太稳定。位于同类前列的不少,但靠后的也有几只。

投资者们可能得碰碰运气,不知道在这只基金的管理上,他的表现会如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