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净值,在2025年第一季度跑出了“加速度”。
根据截至1季末的最新净值,主动权益基金在开年三个月创下了平均3.8%以上的收益率,这是近年罕见的正收益率水平。
同时,股票型基金的“领跑集团”收益率更加突出。
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年初以来收益率超过60%。张荫先管理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和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收益率分别达到了53.65%,52.32%。均大幅领先过去5年内任何一季度的同类产品。
此外,李炳智、吴国清管理的前海开源嘉鑫,王森管理的中航趋势领航,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基金,收益率也均超过39%。
这个表现,哪怕放在收益相对突出的2023年一季度也是“扬眉吐气”之作。
股票基金“医”骑绝尘
具体分支内,A股含量越高的品种,明显表现也较为突出。
股票分类里,平安先进制造、平安医药精选、嘉实互融精选基金三只产品领跑。
紧随其后,华安医药生物A、中银大健康、富国医药创新、东方红医疗升级也表现突出。
可以发现,沾边医药、医疗的公募基金成为股票基金(主动)序列里,最为突出的产品。
偏股混合基金一击“制”胜
而在收益更加突出的偏股混合基金类别中,业绩竞争更加激烈。
除去在全面榜单中领跑的产品外,中信建投北交所、华夏北交所创新、前海开源盛鑫、华富科技动能,浦银安盛高端装备、长城久鑫基金等表现也相当突出,收益率均超过32%。
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高管装备、北交所等投资方向的基金更容易领先。
“制造”和“智造”是混合类基金领先的“密码”。
指数基金逢“港”必发
指数基金里,领跑者又换了个标签。
具体来说,涉足港股投资的基金更加容易领跑。
其中,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领跑。
此外,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也相对靠前。
另外,可能是因为跟踪类似的指数,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差距都在毫厘之间,前十名的收益率差距都在1、2个百分点之内。
这也进一步昭示了,未来指数基金的管理将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竞争。
近1年最高95.5%
Wind数据还显示,截至3月31日,近1年,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领跑,收益率约95.5%。
之后是,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汇添富北交所创新、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近1年收益率也超过80%。
还有,中信建投北交所、浦银安盛高端装备、中欧智能制造,涨幅也超过77.4%。后续还有一系列的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它们在各自领域领跑,也展现着中国股票基金的“长线收益能力”。
看重“机器人”和“消费”
领跑者都在买些什么呢?他们有看好什么呢?
领跑的基金经理可能更加倾向一个方向——人形机器人。
鹏华基金的闫思倩组合主要是具备智能驾驶或其他类似题材的新能车产业链企业(下图)。
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则更加偏向消费。第一、第二大重仓股,都是消费股。
其中,老铺黄金1季度涨幅超过202%。以年初该股票占净值6.14%的仓位来算,也能给组合贡献12%的收益。
泡泡玛特1季度74%的涨幅,如果占净比没有明显变化,能够为组合贡献近7个百分点的收益。
张璐则在永赢先进制造最新年报中表示,他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之年——关键词是定型与量产。
张璐未来将继续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机器人中技术壁垒高、成本占比较大的硬件环节,如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电机等环节;2)AI技术革命带来的机器人智能化新趋势环节,如大模型、运动控制、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板块;3)中下游领域中可能有爆发式需求增长的爆款机器人本体及相关应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