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问题和挑战重重的先锋基金管理公司,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4月3日,先锋基金公告,该公司股东已完成了注册资本金的增资事项。
最新公告显示,先锋基金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由老股东按比例增资。
考虑到一个月前,刚有指南针已接手公司95%以上股权的公告。此次“衔枚疾进”的增资,或可理解为“新任”大股东为公司“注资补血”的“慷慨大礼”。
不过,对于一家规模走低已久的公募机构,区区5000万元能支撑公司多久,会否就此激发公司走上自我提升、稳健发展的道路,还有待观察。
股东大手笔增资
4月3日,先锋基金公告,经该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先锋基金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亿元人民币。
公告称,此次增资事项已完成,先锋基金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均保持不变。
由于公告的措辞相当“简洁”,所以,外界无从得知,该笔增资从何而来,是否完全实缴,以及是否存在公司历史滚存收益转增资本。
但考虑到先锋基金前几年的公募产品管理规模和经营状况,大概率这笔增资要由新任大股东“指南针”来掏。
此前刚换“东家”
先锋基金在海外有个非常知名的“同名”机构,即由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创立的先锋领航集团——后者是海外最大的指数管理集团之一。
但此次公告增资的先锋基金和海外的公司并无关系。
国内这家先锋基金是于成立于2016年5月16日获批设立,初始股东为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8%)、大连先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7%)、背景鹏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5%)。
而联合创业集团公司当年曾经又是大连先锋投资(现改名为大连亚联投资)的股东,所以,实际上这家基金公司最初是由行业一位张姓资本大佬控制的先锋系旗下公司发起的。
不过,先锋基金的命运相当多舛,公司首批实控的股东,相当部分后续陷入了各种意外和动荡之中。其间公司股东也曾几度意图转让控股权,但未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
直至2024年12月,监管机构批复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公司通过拍卖受让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4.2%的股权,并成为先锋基金的控股股东(下图)。
2025年3月,先锋基金再次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大连亚联已于指南针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至此指南针成为先锋基金公司95.01%的绝对控股股东。
“造血”机制何时建立?
更换了大股东后的先锋基金,显然已经具备了重新出发的契机,但他何时可以建立真正的“造血”机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还有待于观察。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先锋基金后续快速发展还有三个关口考验。
首先,先锋基金的人才团队可能有待充实。根据行业协会的备案资料,目前先锋基金注册人员为38人,这在同业内属于人员极为精干的。
另外,天天基金网统计显示,该公司只有基金经理4个人,投资团队和梯队明显较为薄弱。
其次,公司的产品线较为薄弱,天天基金网显示,公司旗下只有17只基金(A、B、C类合一后,只有9只基金),产品线余量不大。
但是公司也有优势,公司旗下有两支货币基金(以主代码计),这在近似规模的公募基金公司里是很罕见的优势。
其三,公司目前的受托公募规模不到30亿,财力和客户基础都较为薄弱。以最新的行业收费标准计,这些存量基金每年能够创造的管理费收入很有限。
而公司这一轮注入的5000万资本金,如果全部到账,可能也不足以完全扭转基金公司整体财力较弱的显示,后续发展的挑战依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