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件:4月14日,海关公布3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2.4%、预期3.5%、前值2.3%;进口(美元计价)同比-4.3%、预期-4.3%、前值-8.4%。
核心观点:出口回升主要受春节错位推升和阶段性“抢出口”的影响
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升,外需回暖并非主因,更多是受春节错位的影响。从3月全球制造业PMI来看,3月较2月上行0.2pct至50.3%。其中,美国、欧元区均有所改善。但3月出口较2月大幅回升15.4pct至12.4%,或更多受春节错位的影响。春节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通常持续约30天。2024年春节在2月10日,导致3月上旬仍受停工影响,出口恢复不完全、基数偏低;而2025年春节较早,3月几乎不受停工影响。据测算,春节因素推升今年3月出口约6.7个百分点。
对美国直接“抢出口”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协同供给类“抢出口”现象也为出口提供了支撑。出口企业在3月布局时,因担忧4月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部分企业会选择在关税生效前抢出口。从国别来看,3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回升8.5pct至9.2%。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回升幅度更大。其中对非洲(+38.7pct至37.2%)、对拉美(+28.4pct至23.6%)。这与2018-2019年美国加征关税期间我国加速境外供应链重组、对新兴经济体出口走强的现象类似。港口货运量数据也显示,越接近“对等关税”公布节点,货运量脉冲式上升越明显。
商品层面,3月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集中在“抢出口”的品类。“抢出口”的商品有两条主线,其一是美国对华依赖度较高的商品,其二是新兴经济体协同供给类商品。从3月数据来看,美国对华依赖较高的商品中,鞋靴(+41.7pct至11.1%)、服装(+30.3pct至10.4%)、家具(+29.9pct至8.8%)均明显回升。协同供给类的中间品、资本品中,通用机械(+42.6pct至26.8%)、纺织纱线(+34.0pct至17.8%)、船舶(+30.5pct至3.4%)、汽车零配件(+10.3pct至14.2%)等商品的出口增速也均较上月明显回升。
展望4月,关税冲击落地以及春节错位扰动消退后,出口增速读数或有所回落。4月13日的港口货运吞吐量同比下滑10.6%,显示“对等关税”压力已显现。此外,春节错位对出口的支撑作用将在4月消散。然而,仍需密切关注“抢出口”现象。一方面,豁免清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4月10日公布的消费电子豁免清单虽在短期内缓解了关税压力,但该豁免措施具有临时性,未来两个月或将出台新的特定税率。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新兴经济体的关税暂停措施也仅为90天,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内,企业的“抢出口”行为将进一步加剧。
常规跟踪:出口大幅回升,进口继续走弱
出口商品:消费品出口分化,3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0.6pct至2.3%)、手机(-14.9pct至9.3%)回落,而鞋靴(+41.7pct至11.1%)、纺织纱线(+34.0pct至17.8%)则有所回升。中间品出口分化,3月钢材(-13.6pct至-5.0%)、未锻轧铝及铝材(-1.8pct至6.5%)有所回落,但纺织纱线(+34.0pct至17.8%)、汽车零配件(+10.3pct至14.2%)有所回升。资本品出口回升,3月通用机械(+42.6pct至26.8%)、船舶(+30.5pct至3.4%)、医疗仪器及器械(+7.3pct至11.3%)等均大幅上行。
出口国别:对主要经济体/地区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发达国家方面, 对美国(+8.5ct至9.2%)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对欧盟(+11.7pct至10.4%)、英国(+20.3pct至16.4%)亦有回升。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出口回升幅度更为明显,其中对非洲(+38.7pct至37.2%)、对拉美(+28.4pct至23.6%)、对俄罗斯(+16.6pct至1.9%)。
进口:3月进口增速继续回落,主要受对美反制商品进口减少的影响。3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落-5.8pct至-4.3%。具体来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4.2pct至7.5%)。大宗商品进口则有所分化。进口数量方面,原油(+8.1pct至4.8%)、铜(+3.6pct至2.7%)明显回升,而铁矿石(-3.3pct至-6.7%)、大豆(-50.6pct至-36.8%)大幅回落,或显示2月及3月我国两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已产生影响。
风险提示
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制裁变化。
报告正文
4月14日,海关公布3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2.4%、预期3.5%、前值2.3%;进口(美元计价)同比-4.3%、预期-4.3%、前值-8.4%。
1. 核心观点:出口回升主要受春节错位推升和阶段性“抢出口”影响
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升,外需回暖并非主因,更多是受春节错位的影响。从3月全球制造业PMI(3MMA)来看,3月较2月上行0.2pct至50.3%。其中,美国(+0.3pct至51.4%)、欧元区(+1.2pct至47.6%)均有所改善。但3月出口同比较2月大幅回升15.4pct至12.4%,增长或更多受春节错位的影响。由于春节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通常持续约30天。2024年春节在2月10日,停工影响集中在2-3月,因此2024年3月上旬出口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基数偏低。而2025年春节较早,3月几乎不受春节停工影响。因此,春节错位因素推升了2025年3月出口。经测算,该因素推升3月出口约6.7个百分点。
对美国直接“抢出口”和对新兴经济体的协同供给类“抢出口”现象也为出口提供了支撑。出口企业在3月布局时,因担忧4月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部分企业会选择在关税生效前“抢出口”。从国别来看,3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回升8.5pct至9.2%。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回升幅度更大。数据上,对非洲(+38.7pct至37.2%)、对拉美(+28.4pct至23.6%)、对俄罗斯(+16.6pct至1.9%)出口均有所回升,但对东盟(-9.7pct至11.7%)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这与2018-2019年美国加征关税期间我国加速境外供应链重组、对新兴经济体出口走强的现象类似。中观层面也能验证“抢出口”现象,从周度港口货运量来看,越接近 “对等关税”公布的时间节点,周度港口货运量的脉冲式上升趋势越明显。数据上,3月倒数第二周和第一周分别上升了422.5万吨和203.05万吨。
商品层面,3月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集中在“抢出口”的品类。“抢出口”的商品有两条主线,其一是美国对华依赖度较高的商品,其二是新兴经济体协同供给类商品。从3月数据来看,美国对华依赖较高的商品中,鞋靴(+41.7pct至11.1%)、服装(+30.3pct至10.4%)、家具(+29.9pct至8.8%)、玩具(+24.3pct至6.6%)均明显回升。协同供给类的中间品、资本品中,通用机械(+42.6pct至26.8%)、纺织纱线(+34.0pct至17.8%)、船舶(+30.5pct至3.4%)、汽车零配件(+10.3pct至14.2%)等商品的出口增速也均较上月明显回升。
展望4月,关税冲击落地以及春节错位扰动消退后,出口增速读数或有所回落。数据显示,4月13日港口货运吞吐量同比下滑10.6%,显示“对等关税”压力已显现,贸易摩擦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此外,春节错位对出口的支撑作用将在4月消散。然而,仍需密切关注关注“抢出口”现象。一方面,豁免清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4月10日公布的消费电子豁免清单虽在短期内缓解了关税压力,但该豁免措施具有临时性,未来两个月或将出台新的针对手机的特定税率。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新兴经济体的关税暂停措施也仅为90天,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内,企业的“抢出口”行为将进一步加剧。
2. 常规跟踪:出口大幅回升,进口有所回落
消费品方面,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落,而汽车机械、纺织服装及地产链商品出口增速明显反弹。根据海关公布的3月重点商品数据,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落(-18.5pct至7.3%),结构上主要被集成电路(-24.7pct至9.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0.6pct至2.3%)、手机(-14.9pct至9.3%)所拖累。相反,3月纺织服装出口大幅反弹(+32.1pct至11.2%),其中鞋靴(+41.7pct至11.1%)、纺织纱线(+34.0pct至17.8%)、服装(+30.3pct至10.4%)。此外,地产链出口譬如家具(+29.9pct至8.8%)、塑料制品(+22.4pct至8.9%)均明显回升。
资本品出口增速整体明显回升,中间品出口分化。具体来看,通用机械(+42.6pct至26.8%)、船舶(+30.5pct至3.4%)、医疗仪器及器械(+7.3pct至11.3%)等均大幅上行。中间品方面,钢材(-13.6pct至-5.0%)、未锻轧铝及铝材(-1.8pct至6.5%)、肥料(-94.9pct至28.3%)、稀土(-8.4pct至-23.7%)有所回落,但纺织纱线(+34.0pct至17.8%)、汽车零配件(+10.3pct至14.2%)有所回升。
发达国家方面,对美国和大部分非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均回升,但回升幅度小于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增速。在发达国家中,对美国(+8.5ct至9.2%)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对欧盟(+11.7pct至10.4%)、英国(+20.3pct至16.4%)亦有回升,但对日本(-5.4pct至6.8%)出口有所回落。另外,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出口回升幅度更为明显,其中对非洲(+38.7pct至37.2%)、对拉美(+28.4pct至23.6%)、对俄罗斯(+16.6pct至1.9%),但对东盟(-9.7pct至11.7%)出口有所回落。
3月进口增速继续回落,主要受对美反制商品进口减少的影响。3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落-5.8pct至-4.3%。具体来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4.2pct至7.5%),主要受集成电路(-0.8pct至3.5%)、汽车及零配件(-2.8pct至-30.4%)所拖累。大宗商品进口有所分化。进口数量方面,原油(+8.1pct至4.8%)、铜(+3.6pct至2.7%)明显回升,而铁矿石(-3.3pct至-6.7%)、大豆(-50.6pct至-36.8%)大幅回落,或显示2月及3月我国两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已产生影响。
风险提示
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制裁变化。
本文作者:赵伟、 屠强,来源:申万宏源宏观,原文标题:《为何3月出口大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