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经济发展,一般都遵循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原材料,并通过加工将其转化为商品出售,使用后作为废物丢弃的规律。
但有限的资源无法被无限使用,这就要求各方需要探索循环使用的方式。
2024年,我国成立首家资源循环领域的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资环”),正是基于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作为循环经济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践行者,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富龙”)正迎来叩门资本市场的重要机会——4月23日,上交所上市委即将审议天富龙的主板IPO。
天富龙的产品分成主打“绿色低碳”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环保功能”的差别化复合纤维两大类,为服饰、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的绿色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提供产业支持。
报告期内,天富龙业绩增长迅速,收入从2022年的25.7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4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3.58亿元跃至4.54亿元。
“绿色+高端”双引擎模式为天富龙打开了市场增长空间。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天富龙拥有百余项授权专利,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
用技术突破打破“低端锁定”,以循环经济重构产业逻辑,天富龙的成长历程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微观注脚。
看见“被忽视的需求”
一直以来,化纤行业被困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窘境中,如何破局是摆在行业面前的共同难题。
面对这样的市场,天富龙早在多年前就意识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环保材料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专门成立子公司扬州富威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天富龙”),引进了聚合工艺,建设差别化复合纤维生产线,加码环保功能材料——差别化复合纤维。
相比普通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具有高性能、可回收等优势,可替代传统胶粘剂实现材料粘合、用于健康护理产品提升舒适度及安全性等,真正给消费者真正创造环保的生活体验。
主打“环保功能”差别化复合纤维已经成为天富龙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分别创收14.83亿元、17.93亿元和24.78亿元,占比均在6成左右。
这背后离不开天富龙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其差别化复合纤维具有甲醛含量低于2μg/m³、乙醛低于20μg/m等环保特性。
具体来看,天富龙的差别化复合纤维产品主要涵盖了低熔点短纤维、聚烯烃复合短纤维、热熔长丝、中空聚酯短纤维四大类。
以可作为绿色胶粘剂的低熔点短纤维为例,其所解决的一大痛点正是甲醛问题。
传统化学胶粘剂含有较高的甲醛,可引起眼、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及智力下降。
相比之下,低熔点短纤维不仅有耐洗性、稳定的可加工性、良好的弹力,而且作为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产品,可替代传统喷胶棉,杜绝了有机胶水的使用,减少终端纤维制品中甲醛含量,主要应用于床垫、纺纱、过滤材料等。
2021年至2023年,天富龙的低熔点短纤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28%和28%,连续三年在国内蝉联第一名。
这亦是目前天富龙的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低熔点短纤维创收22.91亿元,占比已超6成。
除了差别化复合纤维产品,天富龙的另一大收入则来自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2024年创收11.71亿元,占比接近3成。
该材料具备加工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低碳排放、产品附加值高等优势。
一方面,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主要对废弃PET聚酯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解决废弃PET聚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石化资源的消耗,实现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另一方面,相比常规纤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通过运用废弃PET聚酯本来的颜色及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色母粒进行调色,可直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颜色,无需再进行染色加工,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
目前,天富龙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覆盖潘通色卡中所有色号,能够实现相互配套、功能互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天富龙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饰领域,2021年至2023年市场销量位居行业第一,但该领域对于技术要求更高。
在常规指标方面,汽车内饰对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方面的要求普遍高于一般产品。不仅如此,消费者购车时还会考虑汽车内饰的颜色等因素,这也要求供应商提供具备色彩稳定性等优势的产品。
高要求下,天富龙不仅可以通过配方技术优势以及动态闭环的调色生产系统,高效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还能通过对原材料采购、配方设计等一系列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有效对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毛利空间。
这都是天富龙持续获得市场认可的主因。
锚定产业升级主航道
2022年3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203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
2024年10月,我国成立首家资源循环领域的央企——中资环,拟通引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性、
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其中便包括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这都为涤纶纤维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响应政策号召,不少知名品牌汽车厂商设立了再生纤维使用的目标。
吉利计划2025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2045年实现碳中和,并引入再生材料供货商认可制度并建立再制造生产工艺等措施,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循环回收生态架构;
沃尔沃则决定自2025年起所有新车上所使用的塑料至少25%将来自可再生材料。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天富龙此番IPO的募资用途之一便是建设“年产17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
其中,高弹力低熔点纤维是天富龙基于现有业务的技术和市场而推出的新产品。
该产品市场前景备受瞩目。
中经视野预计2026年全球高弹力低熔点纤维市场价值超过2.4亿美元,同期中国消费量可达到1.2万吨左右。
相比海绵制品,高弹力低熔点纤维具有不易变黄、透气性更好、回弹性更强等优点,预计可逐步替代医疗器材、高铁及航空座椅、汽车内饰等使行业所用的传统聚氨酯泡棉等海绵。
但目前国内主要通过进口国外厂商的产品满足需求,仅有日本帝人公司和韩国汇维仕公司等少数企业具备该类产品产能。
如此背景下,天富龙早在2017年就开始研究该产品,并已挖掘多家客户,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与此同时,天富龙还计划新建研发中心,推动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短纤维的技术创新,促进其涤纶纤维产业链从“石油基”向“循环基”转型。
作为化纤行业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天富龙的IPO之路背后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高端制造与绿色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
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募资项目所带来的产能释放与研发突破,天富龙的业绩空间有望被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