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同比增长0.8%

中国银河指出,量的提升和利润率改善是利润扭负的主要原因,“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内外需双双扩张。然而,但4月开始对等关税对出口的影响或开始显现。中国银河看好红利+硬科技的哑铃策略以及服务消费的空间,预测25-50BP降准很有可能在4月政治局会议之后落地。

4月27日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称,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有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58.5%。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利润增长7.6%,加快2.8个百分点。

中国银河指出,量的提升和利润率改善是利润扭负的主要原因。从量、价、利润率三要素模型来看,贡献最多的还是量,工业增加值1-3月实现同比6.5%的强劲增长,单月同比上涨7.7%,3月内外需“抢出口”和“抢两新”让企业生产和销售同时得到提振,因此1-3月营收也上行至3.4%。

展望未来,中国银河表示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全面回升取得良好开门红,强有力的政策效果为全年经济打下良好基础。不过一季度亮眼的利润背后仍蕴含对经济的担忧,其一是3月数据凸显“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内外需的扩张,但4月开始对等关税对出口的影响或开始显现。其二是价格仍保持低位,改善的信号暂不明显。其三是企业回款周期还在延长,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的进一步上行对供应链整条付款路径都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4月政治局会议在“两新”政策扩围给出一定增量预期,并首次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为服务消费市场参与主体注入信心与活力。同时会议也指出“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并在就业领域重点照顾受关税影响的企业,让外向型企业可以通过转内销的方式获得政策支持。未来需要关注4月出口的影响以及政策的力度。

映射到投资上,短期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依旧明显,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表现更好,政策支持的消费板块也有明显提振,因此我们看好红利+硬科技的哑铃策略以及服务消费的空间;固收方面,我们认为25-50BP降准很有可能在4月政治局会议之后落地,20BP左右的降息也可能在5月或者6月到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探至1.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3.2%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01.5亿元,增长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3.5亿元,增长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09.7亿元,下降0.3%。

1—3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204.4亿元,同比下降25.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0826.4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062.8亿元,增长5.4%。

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支撑。随着工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利润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较1—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1—2月份增强0.6个百分点,成为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9.7%、15.3%、14.2%。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2月份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行业看,一季度,在航空航天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3.9%;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持续推进,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63.7%、59.9%、55.3%;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效果显现,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利润增长12.5%,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康复辅具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26.7%、25.0%。

“两新”政策加力增效作用明显。一季度,“两新”政策对惠及行业利润带动效果继续显现。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4个、8.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增速为56.3%、24.6%、9.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相关链条行业中的电子电路制造、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9.4%、18.2%。

1—3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5%,纺织业增长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0.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1%,汽车制造业下降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7.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发生营业成本27.44万亿元,增长3.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0%,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0.37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负债合计104.02万亿元,增长5.8%;所有者权益合计76.35万亿元,增长4.6%;资产负债率为57.7%,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产成品存货6.55万亿元,增长4.2%。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7元,同比增加0.1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3元,同比减少0.16元。

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1.7元,同比减少1.2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6.4万元,同比增加5.6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2天,同比增加0.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9天,同比增加4.0天。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