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资产质量改善,利润小幅增长1.54%
要点摘要:
业绩表现:交通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资产总额增至15.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1%
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撥备覆盖率达200.41%,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核心业务:客户贷款余额达8.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4%,其中公司类贷款增幅达5.19%,表明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负债情况:客户存款达9.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9%,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占比提升至66.82%
资本充足:资本充足率15.9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5%,已获批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1,200亿元资金补充核心资本
业绩稳中有进,盈利能力整体平稳
在2025年一季度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交通银行(03328.HK)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平稳开局。财报显示,一季度交行实现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虽增速不高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表现相对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一季度净经营收入为664.4亿元,同比下降1.13%,这表明收入端面临一定压力。其中,利息净收入426.04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净经营收入比重提升至64.12%;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5.94亿元,同比下降2.40%,主要受托管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降影响。
在盈利指标方面,交行一季度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6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5%,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反映了当前银行业整体面临的收益率下滑挑战。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减值损失明显减少
资产质量方面,交行实现了小幅改善。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1,1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74亿元,但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1.52%,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38%与上年末持平,整体资产质量表现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交行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26.32亿元,同比减少19.66亿元,降幅达13.47%,其中贷款信用减值损失同比降幅达14.39%,这有助于支撑银行整体盈利表现,也反映了银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
贷款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报告期末,交行客户贷款余额达到89,181.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30.12亿元,增幅4.24%。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58,553.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87.42亿元,增长5.19%,显示了交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
个人贷款余额27,875.24亿元,增长相对温和,较上年末增长1.28%。值得关注的是,交行住房贷款余额14,740.34亿元,不良率为0.70%,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
存款结构优化,负债成本控制有效
负债端,交行客户存款余额90,99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87.29亿元,增幅3.39%。存款结构中,定期存款占比66.82%,较上年末上升1.84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70个百分点至31.38%。这种结构变化虽可能导致负债成本上升,但有利于存款稳定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交行净利息收益率为1.23%,同比下降4个基点,降幅相对可控,表明其在利率下行环境中的资产负债管理相对有效。
资本补充计划获批,未来发展潜力增强
报告期末,交行资本充足率15.90%,一级资本充足率12.0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5%,均满足监管要求。4月16日,交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2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这将为未来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持。
投资建议参考
交通银行一季度业绩整体表现稳健,特别是资产质量控制良好,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并推进实施大规模资本补充计划。当前,投资者可关注交行以下几个方面:
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关注房地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高风险领域不良率变化情况
利息净收益率变动:密切监测银行息差变化趋势,评估盈利可持续性
资本补充计划进展:跟踪1,200亿元定增方案的实施进度及对资本充足率改善程度
转型业务发展:关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发展情况,评估其在收入结构中的贡献度变化
整体而言,交通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银行,资产规模持续增长,资产质量相对稳定,随着资本补充计划实施,将为未来业务扩张和风险抵御能力提供更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