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灯塔,告别美元,拥抱安全资产

西部证券曹柳龙、徐嘉奇
西部证券认为,海外形势变换莫测,但逆全球化+低利率化+去美元化的趋势不变。无论是1930s,还是1970s的叙事框架,都指向美元秩序的溃败和以美元定价的资产的崛起。在美国金融风险真正曝露前,“安全资产”依旧是各类资金的最大公约数。

引言:告别灯塔

海外形势变幻莫测,但策略应有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反复强调的三个趋势不变:逆全球化+低利率化+去美元化。三者合力之下,从定价“利息”到定价“本金”将进一步成为资金共识。同时,美国右翼扩张与特朗普主导的“逆全球化”正将“发展经济学”重定义为“安全经济学”。无论道路如何曲折,“告别灯塔”都可能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美国金融系统仍在危机边缘4月美国迎来“危机模式”的初步试探,“股债汇三杀”后特朗普态度的软化证明,即便是他也无法跳出框架。三年高利率约束下,海外在危机边缘试探。在经济数据压力&财政枯竭&通胀压力的三重大考之下,二季度需要对美国金融系统维持高度警惕。 

告别旧时代的灯塔,短期阵痛在所难免。资源材料&TMT“解冻”了一季度财报,但幅度较弱,韧劲也仍需观察。而关税带来的影响也将逐渐在二季度体现。转型在所难免,二季度在DDM三因素的约束下,“安全资产”重新迎来优势期。 

告别灯塔,告别美元,拥抱安全资产无论是1930s,还是1970s的叙事框架,都指向美元秩序的溃败和以美元定价的资产的崛起。在购买力平价的逻辑下,人民币资产升值是长期方向,但“告别灯塔”后不可避免地需要先经历黑暗中的摸索时刻。在美国金融风险真正曝露前,“安全资产”依旧是各类资金的最大公约数。

核心观点

安全资产:三个不可逆的趋势

(1)逆全球化:从“发展经济学”向“安全经济学”的切换,“本金”高于“利息”,重视即期净资产的确定性

(2)低利率化:地产中枢下移,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3)去美元化:以美元定价的全球大宗商品将实现升值,以人民币定价的远期前沿科技的估值提升

2025:拥抱“反脆弱性”

从国内看,21年开始积累的剩余流动性,构成了国内牛市的基础和底气:去年10月A股日均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历史经验显示,这往往是牛市启动的标志;

但海外视角看,仍面临危机的缠绕:加息三年后美元金融系统危如累卵,特朗普成为了海外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

这时:要么美国选择超发美债,维稳美元信用的同时维稳经济;要么不超发美债,放任美债信用危机蔓延至其他资产。当前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选择不明朗,但无论哪种情况,最终都将指向美元流动性泛滥,并外溢到具备明确估值优势的安全资产上(大宗商品+中特估+科特估)。

25Q2:DDM的反转,安全资产的回归

二季度企业盈利仍在换挡期,旧动能承压而新动能的成熟仍需条件,即便“对等关税”缓和,逆全球化下企业盈利难免承压。而美元面临信任危机,美债利率易上难下。在“逆全球化”的约束下,风险偏好也难掩明确改善。二季度我们将见到安全资产的全面回归。

轮动:安全资产主线下的择时和选股

当前“安全资产”公募持仓仍相对较低,但其牛市已悄然演绎了四年时间。结构上“中特估”和“科特估”共振向上但往往很难共存,节奏依据美债利率、事件催化、成交额三个抓手进行轮动。择时上,在“逆全球化”趋势根本性反转之前,中国优势“安全资产”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加仓的窗口期。

大安全当立:配置黄金&类黄金“安全资产”

黄金&类黄金:美元信用裂痕或加剧,“储备价值”有望再次驱动长牛

中特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修复,银行仍有价值重估的空间

中特估(泛公用事业央国企):要素市场化改革,公用事业涨价重估,其中破净央国企将额外定价本金确定性

科特估(国产算力):资本开支驱动的一轮算力主升行情将启动,当前下游应用加速落地,算力迎来预期最低点

大宗商品:“逆全球化+美元危机”正推动商品重现1978年的牛市,海外再工业化需求也将进一步驱动商品需求

报告正文

 

 

本文作者:曹柳龙、徐嘉奇,来源:西部证券策略研究,原文标题:《告别灯塔 | 西部策略 柳龙嘉奇团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