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五一”小长假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深入探访荣耀深圳智能制造产业园与深圳研发实验室,公开了荣耀“黑灯工厂”的智能化生产流程。
央视镜头下的智能生产线(主要生产荣耀300系列)与研发成果,直观呈现了荣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成果。
央视报道称,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荣耀深圳工厂生产的主力机型销量增长达50%。
4月,荣耀先后发布荣耀Power、荣耀GT Pro和荣耀MagicBook Pro 16 HUNTER版2025(笔电)三款新品。
5月3日,华尔街见闻从供应链获悉,这两款上市智能新机,合力助推荣耀在W17(4.21-4.27)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名中,以13.7%的销量市占率位列第三(单品牌)。
这是荣耀在2024年二季度失速以来,在中国市场销量市占率的首次回归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款新品是荣耀CEO李健履新3个月后,在终端市场的首个动作。
3月2日,荣耀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HONOR ALPHA PLAN),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在此项战略的指引之下,荣耀将旗舰机型的技术下沉到中高端机型,以此配合国补政策,推动产能的快速爬坡,实现新品销量势能上扬,市场份额逐步恢复。
重返中国市场销量前三
央视报道显示,荣耀产业园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每28秒下线一部手机。
“春节后,荣耀工厂已开始拉升产能。为了提升智能手机产能,我们新购了70多台机械手,推升了20%+的产能。”据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制造工程部部长王忠宝透露,“我们一个月能多生产12万台中高端手机,但现在(产能)依然不够。”
在王忠宝透露的荣耀产能数据背后,实际上是荣耀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销量动能开始恢复的映射。
华尔街见闻从供应链获得的权威市调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荣耀于W17(4.21-4.27)的全价位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以13.7%的销量市占率位列第三(仅计算单品牌销量份额,如vivo不包括iQOO、OPPO不包括一加和realme)。
这一成绩,在荣耀于4月发布的荣耀Power和荣耀GT Pro两款新品之后取得。
其中,荣耀Power以最大电池(8000mAh)突破轻薄机身的限制,国补后仅1699元起,口碑和销量均实现开门红;首发骁龙8至尊领先版芯片的荣耀GT Pro,以电竞性能成为旗舰游戏手机,开创了荣耀机型新品类。
所谓国补,即今年1月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根据这则通知,国家首次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消费者购买单件售价6000元以内的数码产品,可享受15%的补贴额度,单件最高补贴500元。
荣耀Power是荣耀通过“科技普惠”为牵引力——将旗舰机的创新技术(如绿洲护眼技术、青海湖电池技术)下沉至2000-3000元价格档——结合创新驱动与价格让利双管齐下,借助国补政策实现技术普惠,成功激活终端消费市场。
王忠宝认为,要提高产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设备,但更重要的是实现的设备高度智能化。比如,荣耀将AI大模型与3D视觉技术融入生产流程,让生产、测试设备能自主实现感知和决策。
另据荣耀手机产品经理张培超透露,以旧换新优惠力度最大的两千到三千元价位的机型,是销量的主要增长点。
因此,“我们加快推动新技术在这价格档的应用。”张培超说,“像这款(即荣耀Power)厚度不到8mm(实际7.98mm)、容量却达8000mAh的电池,就用在了刚刚推出的2000元档的新品上。”

荣耀将旗舰机型的技术下沉,源头深具活力:荣耀CEO李健在今年的MWC 2025上宣布:未来五年,荣耀将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用于AI、电池、屏幕等关键领域研发,目标是构建开放、共创、共享的生态体系。
中国制造转型全景图
李健带领下的荣耀,肩负全新转型任务:构建AI终端生态,进而转向“生态公司”。
3月2日,荣耀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正式发布阿尔法战略(HONOR ALPHA PLAN),宣布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荣耀的阿尔法战略是什么?
概而言之,即荣耀不再满足于做一家“硬件公司”,而要转型成“生态公司”。
若将整个AI终端生态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荣耀的阿尔法战略的目的,就是将目标定在成为“树干”,以连接AI生态系统与人,最终让科技服务于人,释放科技的最大价值。
李健表示,荣耀阿尔法战略的核心,就是围绕这一目标,逐步推进AI终端智能化、产业协同化和人类潜能释放,并最终迈向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阿尔法战略战略包含三大核心方向:其一,研发技术投入将在未来五年内超过100亿美元;其二,扩展产品矩阵:从单一手机业务拓展至“手机+PC+穿戴+智能家居”全场景终端;其三,推动生态开放合作。
其中,4月发布的三款新品(荣耀 Power、荣耀GT Pro和荣耀MagicBook Pro 16 HUNTER版2025)即是阿尔法战略落地的起点。
荣耀Power定位2000元价位段,搭载8000mAh第三代青海湖电池,支持- 30℃低温运行与66W快充,国补后售价1699元起。电池能量密度达 821Wh/L,采用太极缓震架构2.0,兼顾续航与可靠性。
太极缓震架构2.0通过1.6m十面跌落测试、75kg硬压、352N/mm刚度测试,获瑞士SGS金标五星认证。
荣耀GT Pro首发骁龙8至尊领先版芯片,配备7200mAh第三代青海湖电池,国补后3199元起。
MagicBook Pro 16 HUNTER版2025,搭载英伟达RTX 5070显卡,首创轻薄静音游戏本赛道,通过AI优化散热与性能平衡,机身厚度控制在17.9mm,噪音低于35分贝,满足电竞用户对便携与性能的双重需求。
三款产品均延续“人文科技”的理念,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将旗舰级电池、散热、AI调度技术应用于中端市场,直接呼应国补政策下消费者对“质价双优”的高要求。
在生态体系构建方面,荣耀将联合高通和谷歌云等全球合作伙伴,开放AI能力,推动跨平台数据互通。比如,荣耀全生态文件共享技术已实现iOS与Android设备间的无缝传输。
央视对荣耀的深度报道,不仅是对一家科技企业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景式呈现。
在国补政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期,荣耀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普惠”双轮驱动,正在快速实现销量复苏。
从荣耀在4月推出的新品节奏、背后的产能渴求、遵循的整体战略、以及达成的市场结果,可以看到,唯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技术创新动力,以消费者需求定义产品价值,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突围而出,真正践行“国货担当”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