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打新“双刃剑”:潜力公司“挑战大”,龙头企业“争议多”

范米
申购策略

五一节前的最后一周,并未有新股上市。但结合之前的趋势,如果能中签,打新赚上不错的钱还是大概率的事情。

五一后的首周(5月6日至9日),共有三只新股开放申购。经历了小长假的打新人,又可以忙碌起来了。 

三家企业排队上市

其中有两只医药股。都聚焦在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医疗器械耗材领域。

汉邦科技专注色谱技术,主要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分离纯化装备、耗材、应用技术服务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沙利文数据,2023年在液相色谱设备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12.7%,在国产品牌中名列前茅。

威高血净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沙利文数据,在血液透析耗材细分市场,2023年公司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位列全行业第一。 

除上述两家医疗器械企业外,还有一家太力科技将于5月8日(周三)登陆创业板。

该公司聚焦新材料研发和真空技术产业化应用。

 个别企业有专利纠纷

汉邦科技专注色谱技术领域有相当的专业门槛。2023年我国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规模约为7.8亿元,其中,汉邦科技市场占有率达39.2%,排名第一。

过去三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4.82亿元、6.19亿元、6.91亿元,同比增长50.32%、28.48%、11.61%;净利润分别约为3855.96万元、5149.75万元、7933.82万元,同比增长693.13%、33.44%、54.06%。

营收增速稳定,毛利率三年持续向上,净利润增速2024年也有所上涨,从业绩上看是稳定向好的。

不过,汉邦科技在其核心专利上存在专利纠纷,国际巨头思拓凡就3项专利向汉邦科技提起诉讼。

1起被驳回,仍在上诉阶段,1起“色谱柱”专利被认为侵权,但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宣布“色谱柱”专利全部无效,还有1起暂未开庭审理。

而其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都在可比同业不靠前的位置,这也是未来的挑战。

转战A股医疗企业

另一家威高血净,此前曾于2022年6月冲刺港交所未果,此次转战A股备受关注。

威高血净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血液净化医用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沙利文数据,在血液透析耗材细分市场,2023年公司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位列全行业第一。

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对稳定,但营收和净利增长近年增速趋于平稳,没有很高的增速。过去三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34.26亿元、35.32亿元、3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3.15亿元、4.42亿元、4.49亿元。

与汉邦科技类似,威高血净的研发投入占比也较低,过去三年,研发费用率在4%-5%左右,并不靠前。

压缩袋供应商“爱”线上

除上述两家医疗器械企业外,还有一家太力科技将于5月8日(周三)登陆创业板。

该公司聚焦新材料研发和真空技术产业化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空收纳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是中国航天专用压缩袋的独家供应商,相关产品还进入了部队、银行、医院等领域。 

目前,2021-2023年公司在天猫平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98%、22.24%、22.13%,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位

公司还是成为宜家、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真空吸盘产品的唯一供应商。

过去三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6.38亿元、8.35亿元、10.20亿元,同比增长2.38%、30.95%、22.07%;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5883.33万元、8495.77万元、8763.89万元,同比增长34.99%、44.40%、3.16%。 

招股说明书表示,由于公司线上销售占比较高,在80%左右,而电商平台商家的促销推广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公司促销推广成本呈上升趋势。这对净利润会有一定影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