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通胀数据点评:国际输入性因素对价格的拖累初显

华创证券吉灵浩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 4月在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下,PPI领先于CPI反应外需变化,同比跌幅走阔。在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背景下,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内需部分领域价格仍有积极变化。“价”的变化是衡量外需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往后看,关注中上游的价格下跌是否会向下游传导。

4月CPI环比0.1%(前值:-0.4%),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2.7%(前值:-2.5%)。本期CPI同比温和震荡,PPI同比跌幅走阔,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的拖累初步显现。

(一)CPI方面,CPI食品同比-0.2%(前值:-1.4%),降幅大幅收窄,CPI食品环比由负转正至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pct。CPI非食品同比0%(前值:0.2%),CPI非食品环比0.1%(前值:-0.2%)。

CPI食品方面,4月高频数据显示,重点关注的4种农产品4月平均价格涨少跌多。其中,水果(1.31%)>鸡蛋(-0.17%)>蔬菜(-2.33%)>猪肉(-2.53%)。尽管4月食品价格延续弱势,但降幅较上个月均有明显收窄,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有明显缓和。CPI鲜菜环比-1.8%,较上月提升3.3pct;CPI畜肉环比-0.1%,较上月提升2.1pct。受进口量减少和部分地区进入海洋休渔期等因素影响,预计以牛肉为主的畜肉和水产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但随着夏季蔬菜水果的逐步上市,相关蔬果价格或将走弱,预计CPI食品价格整体保持平稳。

CPI非食品方面,受假日因素提振,出行服务价格回升明显。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3.5%、7.3%、4.5%和3.1%,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共同推升CPI环比上涨约0.1pct。同比方面,4月国际油价下行带动能源价格大幅回落,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pct,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此外,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居民消费需求有温和改善。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效果继续显现。

(二)PPI方面,PPI生产资料价格同比-3.1%(前值:-2.8%),环比-0.5%(前值:-0.4%)。PPI生活资料价格同比-1.6%(前值:-1.5%),环比-0.2%(前值:-0.4%),整体降幅较上月扩大。

国际输入性因素是影响本月PPI下降的主要原因。(1)从海外定价的原材料价格方面,4月国际油价大幅下行,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受影响显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6%。此外,国际铝、锌和铜等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影响国内铝冶炼、锌冶炼和铜冶炼价格分别下降2.4%、1.6%和0.8%。2)受贸易摩擦影响,与出口密切相关的行业方面,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价格均下降0.2%。

国内方面,北方供暖全面结束,煤炭需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加工价格环比均下降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3%,三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0个百分点。

4月在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下,PPI领先于CPI反应外需变化,同比跌幅走阔。在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背景下,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内需部分领域价格仍有积极变化。但当前贸易摩擦仍未出现实质性缓和,外需走弱背景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下跌压力,PPI同比或将在低位维持。“价”的变化是衡量外需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往后看,关注中上游的价格下跌是否会向下游传导。

本文作者:华创证券吉灵浩,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ID:gh_2da997b8c1e3),原文标题:《国际输入性因素对价格的拖累初显:4月通胀数据点评——华创投顾部债券日报2025-5-10》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