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隐形冠军,隆盛科技业务版图已形成“传统汽车部件+新能源核心产品+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三维矩阵。
换而言之,隆盛科技及其子公司,经营主要围绕EGR(废气再循环)部件总成、马达铁芯及驱动电机半总成、精密零件以及航天航空业务展开。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业务是龙盛街业绩增长引擎,2024年营收10.34亿元,同比增长29.21%,配套问界M8、小米YU7等热门车型。
5月12日,隆盛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隆盛科技与博世、赛力斯的新能源电机半总成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下半年同步量产。
其中,隆盛科技为博世的供应,围绕轻卡产品(功率接近乘用车驱动电机)开展,而赛力斯项目由隆盛新能源子公司重庆隆盛茂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以下简称隆盛新能源)供货。
此事标志着隆盛科技实现了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的升级,尽管尚处于初级阶段。
隆盛新能源的竞争优势是研发生产的铁芯定转子拥有较强的生产研发制造能力,定转子的未来新技术有极强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隆盛科技正在积极布局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包括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等。
隆盛科技称,航空航天精密制造领域是隆盛科技未来发展主营业务之一,其控股子公司微研中佳已具备一定的行业拓展基础。
据隆盛科技介绍,微研中佳已成为国家航天重点项目的优选供应商,同时与银河航天主要就卫星能源模块、通讯模块的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生产组装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目前微研中佳已建设完成三期航空扩产项目,同步增添研发及生产设备以扩充产能,配合在相关业务领域的产业布局。
机器人业务方面,隆盛科技正在着手第三代灵巧手的开发工作,并已正式发布“兰森”机器人。
“兰森”人形机器人是隆盛科技自研的、布局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核心产品,于2024年6月发布,能在产线上完成多种任务,包括转子加工过程中的目检、称重及上油等工序,其效率和精准度不输于人工。
这款机器人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航空航天精密装配智能生产线等场景,通过融合硬件设计、边缘计算与视觉大模型技术,实现了从感知到执行的全链条自动化能力。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隆盛科技主要围绕灵巧手总成(成含感知、电子皮肤和控制)、谐波减速器和关节电机部分推动工作开展。“兰森”机器人的竞争力源于对这三大核心部件的垂直整合。
隆盛科技自主研发的灵巧手已在产线完成目检、称重、上油等工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切换不同末端执行器(如夹爪、吸盘);第三代灵巧手将融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即时环境适应和自主决策,比如通过视觉识别判断工件表面缺陷并调整抓取力度。
通过控股蔚瀚智能,隆盛科技获得数十款标准谐波减速器产品矩阵,其WHS系列产品在扭矩、精度和疲劳强度上优于传统双曲线齿形;一体化关节模组可直接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
蔚瀚智能是隆盛科技根据自身战略规划,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
隆盛科技还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开发出高功率密度、低噪音的关节电机。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隆盛科技全年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31.21%,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幅达52.81%;这种收入增速低于利润增速的“剪刀差”,反映出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与成本控制能力的优化。
此前,隆盛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隆盛科技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31.21%,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52.81%,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59.18%,之所以收入增速低于利润增速,主要系主营业务放量盈利水平明显回升。
2025年Q1,隆盛科技实现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11.41%;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