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地产黄金时代,闽系房企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黑马频出。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周期,昔日高歌猛进的闽系房企,正经历一场生死攸关的蜕变。
就在上周,旭辉宣布债权人已可以就境外重组方案投票。下月末,香港高等法院就将对其境外债重组方案启动核准聆讯。这场历时近900天的自救行动终于迎来关键性突破。
5月12日,旭辉控股召开境外债务重组债权人说明会。一开场,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便向投资者致歉,称过去在规模扩张中未能把控好风险,让企业陷入困境。
不过林中相信,民企如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今的旭辉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接下来旭辉要逐步迈过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信用、审慎拓展恢复投资、恢复盈利、恢复分红五道坎,成为闽系房企在地产新时代的突围样本。
化债
完成境内外信用债重组,是旭辉活下去的关键前提。自2022年11月启动境外债务重组以来,旭辉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去年初,旭辉首次披露了境外债重组方案,随后又多次修改方案。
按照最新的方案,旭辉计划对总计本金68亿美元,包括12笔高级债、永续债和可转债,以及13笔境外贷款重组。从“短端削债,中端转股,长端保本降息”的框架,提供了五大类选项。新票据或贷款利率低至1.00%-2.75%,最长期限可延长至9年。
旭辉控股CFO杨欣称,这个框架下,能够力求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为公司争取喘息空间。
境外方案中,约90%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RSA),提供的选项包括债转股、零息债券置换及长期票据等,其中债转股选项不设规模上限,意在将债权人转化为股东,绑定长期利益。
杨欣表示,旭辉当前境内外信用债占比70%,境外主流选项是债转股,境内主流选项是以资抵债,预计在完成境内和境外大重组后,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内,存量债务久期延至9-10年,利率也将下调至可承受的水平。
除了70%的信用债以外,旭辉还剩余抵押类有息负债规模约260亿元,三分之一为依托存量商业地产项目获取的经营物业贷款,剩余三分之二以住宅项目开发贷为主。未来债务清偿规划中,大部分项目开发贷将跟随项目销售和交付实现自然清偿;剩余部分计划通过优化商业项目运营效率以提升资产估值水平(LTV)。
通过境内外大重组,旭辉有息负债的绝对值将大幅下降,久期和利率都会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削债的部分预计都会逐步增厚旭辉净资产。
杨欣表示,此消彼长之下,旭辉的净负债率也将快速回归健康水平,帮助公司早日恢复正常经营。
杨欣透露,境外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境内债重组也正积极推进百亿公司债整体重组。并且,已有欧洲价值型基金明确全额转股意向,看好转股带来的估值修复与行业复苏双重利好。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其有息负债规模降至866亿元,较峰值压缩超30%。截至2024年末,旭辉权益后货值仍达1300亿元,资产覆盖负债的基础尚存。另外保有约460亿估值的持有物业资产,2024年贡献近18亿租金,增长约10%。这一结构性特征,为债务重组提供了谈判空间。
如若顺利推进,旭辉的境外重组方案也能够让债权人利益,与旭辉命运深度绑定。尤其是债转股选项,既考验债权人对旭辉管理层的信任,也暗含对房地产周期触底的判断。
重生
债务重组后,旭辉如何站起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轻装上阵”的窗口期,完成转型。
林中表示,旭辉会坚决摒弃"三高"模式,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路径。
旭辉的“轻资产化”路径已清晰可见:460亿元的商业资产、去年18亿的租金收入构成稳定现金流;开发业务收缩至核心城市,精准把握城市分化中的结构性机遇;资管板块则对标铁狮门、黑石,通过双GP模式隔离风险,以小股投资撬动资产运营。
为了适应传统开发模式失效的行业现实,旭辉确立了五大核心战略。深耕战略,聚焦有效需求和优势区域,提高市场占有率;精品战略,以打造改善精品为产品主要方向,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四好战略,打造“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好生活”价值链条,提升客户满意度;竞争致胜战略,通过“2070工程”(溢价20%/去化70%)和“3500工程”,以精益管理和AI思维进行业务重构,实现全流程再造和供应链重塑;稳健经营战略,重质轻速,效益优先,确保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旭辉全面升级财务风控体系。深刻反思过去的模式和理念,建立更严格的财务红线体系,强化周期应对能力,保障公司未来三十年跨周期发展。
此外,旭辉还保留了“三全”核心能力。全链条赋能,25年的经验沉淀形成了标准化产品体系与整建制团队,覆盖募、投、建、管、退全周期开发能力;全业态运营和协同能力,整合物业、长租、商业等多业态运营经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旗下永升服务位列行业TOP9,瓴寓管理规模位居行业TOP4;全国化网络,深度布局长三角等经济圈,依托属地化资源实现多业态布局。
从活下来到彻底站起来,旭辉接下来还有诸多坎需要迈过。不过虽然前路充满荆棘,但旭辉管理团队斗志昂扬。
林中表示,永不言败是他的座右铭,旭辉优秀的团队是他的底气。他对旭辉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定看好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旭辉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改革,以二次创业的精神拥抱变化。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林中的结语,既是对债权人的承诺,亦是对行业的喊话。
林中那句“永不言败是我的座右铭”,不仅是闽商精神的写照,更暗含一个时代的告别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债务重组的终章尚未落笔,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必将是那些敢于刮骨疗毒、重构生存逻辑的“新物种”。
“活下去”从来不是终点,而是“站起来”的起点。旭辉的努力突围,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凤凰涅槃”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