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让日本保险公司账面大亏,债券成了“烫手山芋”。
5月26日周一,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宣布,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上一财年中,他们所持有的日本国内债券的账面亏损(未实现损失)暴增超过8倍,从1614亿日元飙升到约1.386万亿日元(约合97亿美元)。
不只是明治安田一家,上周五日本最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Nippon Life)也发布了类似的警告,该公司上一财年持有的日债出现3.6万亿日元账面浮亏,同比暴增两倍。住友生命保险公司也有类似的遭遇,截至3月债券账面亏损增长两倍多,达到1.518万亿日元。
数据显示,日本四大寿险公司(包括日本生命、第一生命、住友生命、明治安田)在上一财年账面浮亏高达8.5万亿日元,折合大约600亿美元,同比增长三倍。
不过,这些机构目前只是账面浮亏,不代表立刻要亏钱,因为保险公司一般会持有债券直到到期。
为什么亏这么多?
日本这些保险公司通常是超长期债券的主要买家,持有大量超长期国债比如30年、40年期日债,是为了匹配几十年后的保单赔付需求。
最近日本长期国债暴跌,一方面因为特朗普政策引发的市场暴跌,导致亚洲各地的人寿保险公司面临数十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加剧的通胀,日本央行开始退出购债、减少托底,导致日本长期债券被抛售,所以保险公司手里的债券账面亏损暴增。
由于日本央行缩减大规模债券购买规模,且人寿保险公司在动荡的市场中仍不愿购买债券,导致日本超长期债券价格上周暴跌,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双双攀升至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在周一有所回落。
更棘手的是,随着利率上升,保险公司不得不被迫卖债。
一方面,如果利率一直升,老百姓会觉得保单不划算,将资金转向收益更高的理财资产,保险公司就得被迫用现金去兑付客户,只能卖掉手里的债券。
另一方面,现在市场新发行的债券收益率高了,保险巨头可能主动抛售低收益债券,以便腾出资金买收益更高的新债。
但这可能导致市场的债券抛售进一步加剧,如果利率继续上行,导致更多债券贬值和更大的账面亏损。